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蒋冠东当代艺术国际主义研究之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22
这一次见师父,得到的启示先回向群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家讲禅定,本根.

宇宙没有对立,对立是妄想.

永恒宁静非刹那时光.

回到过去,方法就是戒定慧,时间能突破,空间也能突破.

上帝是所有精神,所有事物的重叠.

意识是一切生命的基础,越妙就越不偶然.

消费太多也失去太多.

布施_____断贪欲

爱语_____把身段放下,尊重他们.

智慧融通______无障碍.

有无是对立的,真理里面没有对立;

有对立,就有痛苦;

礼让,没有竞争,没有争斗,没有嗔恚,自然生态新陈代谢;

人都会老,刹那刹那地老------

永恒不变是真的,只要产生变化就是假的;

游魂为变,精气为物;神识(我)不生不灭.没有形相,样子可以体会.

谈了欧洲文化,虽然深厚,源远流长,但总觉有时空倒置,与现实社会无甚关联的感觉.其实,最适合我口味的是美国文化,虽然历史不长,它仍然来源于大西洋,地中海文明.在美国作家队伍中,我喜欢亨利.梭罗,他是为数不多的”原始”思想家之一.很少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有意识地走出家门实地考察;就像我当年文革时期,徒步亲临贵州,藏南,秦岭,汉中,榆次一样,探索人类生存的非凡事实,巧遇高人指点,渡过一道道迷津和障碍,得以生还健在至今.自少年之时,铸成纯洁,坚强,自信的品格,宛如一棵乔松,超越孤独,脚踏实地的行进在人世之旅,从无惧怯.雨果曾说:”与其造就一支坚固的船,不如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大海波涛滚动,地球绿色如茵,空气清新怡人,我们生活的这个奇妙世界,不仅提供了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充满了奇妙的变化;永远是不可知的未来,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其资源,更重要的是乐在其中.

我喜欢梭罗二十八岁哈佛毕业时写的[毕业典礼],他比总统的演说更富有思想性和感染率,尤其对于年青的学子;他和爱迪生的[论自然],都宣扬鼓舞人心的个人主义和自助的观点,超验主义的思想之矢射向四面八方.他全部生活的目标是寻求生活的真正价值标准.这个标准是恒常不变的,变化的世界都是假象和幻觉.那种卑躬屈滕,背信弃义的人是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自由,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眼前的蝇头小利,其实,优秀的人永远在追寻失去的事物.

如何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我们是否明白自己度过的一生,如何理解胡塞尔说的[生活的世界].”我们为什么崇尚自由,捍卫生活的自由;探索和追求幸福的自由;使人变得明智的自由,与诸神彼此和谐相处的自由.(乔治.桑塔雅那语).

西方科学家并非只是众多学术领域里的分支,而是整个文明精神的体现,要真正认识西方科学及其背后的精神,就需要同时全面地了解西方`宗教`哲学,乃至及其文明整体.

西方艺术从埃及艺术到罗马艺术,然后到意大利文艺复兴,都伴随着西方科学的发展,从宗教教庭的艺术和皇室的写真画像,蒙上贵族化的色彩;直到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才从赭黄色的幽暗色调走出来,直至出现巴比松画派和印象主义,明亮的阳光才射进画面,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可以说是开创了”生活的艺术”,使艺术平民化,与人们的现实感觉拉近.然后才是达达主义,立体主义,以艺术语言和视觉经验的革新,使艺术的面目回异于古典画派的沉郁`凝重,从而走向现代主义;二战以后,大批的欧洲艺术家移居美国,世界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到纽约,才掀起艺术现代化的热浪,加之美国国家权力的推动;德国包豪斯构成学的设计概念,才出现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运动,以后,抽象艺术在西方世界成为主流,代表着西方世界的精英文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抽象运动呈多元发展:热抽象`冷抽象`拼贴`硬边, 最后至减少主义.成为极限.然而抽象艺术的成果并没有作为西方人的精神运动广泛流行和深入到文化层面;而是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整个艺术本体的着眼点仍然在形态学的范畴;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美关系恢复后,中国同时经过了文革的洗礼,打破了”写实主义是唯一的”僵局,东西方艺术,文化才出现互访,交流,学习,思考,最后高明的艺术家,艺术界的知识分子,才把注意力转移到文化学的研究,在国内,四川美院的王林是最早提出”文化学研究当代艺术”的概念.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奥利瓦那一些人的研究,在我的亲身经历中,1994年与美国艺评家,加利福尼亚帕萨克纳学院副院长诺尔曼.克莱茵的对话,2008_____2009年与纽约策展人,原牙买加美术馆总监,古根海姆艺术顾问罗伯特.克莱德克的对话,感觉到他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一般性样态思维,并没有进入哲学`宗教和现代科学跨部门,跨国,跨界的整体文化思维方式;还不如在美国呆了十年的高名潞,他至少提出了中国抽象艺术在当代艺术家和作品的状况不同于德库宁,罗斯科---那种形式主义的情况;比如说他谈到李华生的”格子”是跟他的生活状态绑带一起的,而且点出了禅宗思想和书法在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中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他就比吴冠中的”点线面”,”风筝不断线”高明和准确得多.

在乎画后面的背景材料(思想内蕴),从而揭开21世纪艺术新长征的探寻.在中国,由于教育学和体制的时代限制,这方面的深度实践只能落实到有时空自由式支配的个体的职业艺术家和批评家身上,这是毫无疑义的.

而中国本地区艺术,在五十年代徐悲鸿制定素描加毛笔画之前,长期以宋元山水`花鸟,唐代人物为最高峰,至清初己出现程式化套路,如”四王”.在意境,神韵上,再也没有超过古人,(因为不是现在的人不聪明,而是生活的环境和心态都不同了,你画那种高山湖你画不过古人);而学院的素描色彩教学法加毛笔画的模范行动,多为题材先行列式:出现以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为为个人皴法特征的国画样板,它在所指与能指上都停留在技术层面,沿习”讲话”的当权派话语,书写政治所需要的历史;吴冠中一度在形式上作了与写实一统天下反叛的事,也长期被打压,后来被推出来,开始于香港人的追棒(笫一个展览和拍卖都是在香港,在这次中国美术馆的吴老简历上可以看得出来.)从纪念展的作品,总的来看:榨秤的还是不多,呈现感觉到轻了,这说明,绘画看多了,人们不是看技法的熟练,而是看作者的精神高度和思想质量.让一般老百姓看,倒觉得花花绿绿,白墙黑瓦,刹是好看, 作为人类精神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在政治时代,吴老也尽力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正因为如此,我才提出从头深入研究东西方古代至今的文化及其脉络,结合自己的实践检索出一套新的文化价值观,从理论到结构,创造新时代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外国人的中国当代艺术.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