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蒋冠东 艺术认识之三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22
这笫三个认识是最重要的,也是对我的艺术不断超越,不断自我否定,不断适应社会,不断更新自己的艺术史最起作用的,也是一般在校生没有的;这就是怀着艺术理想的人生社会的实践,历经历次运动和漂泊的锤炼!

曾记得:初中二年级,五八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学生老师都不上课,把家里多余的铁器拿到掌权炼钢,几天几夜不睡觉,兴奋得很!用水墨,颜色,把教室墙璧都画上”力争上游”的山水画,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还叫我当学习委员,从那起, 我就知道新中国新生活的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那时候发表作品在党报上,最多的是延安的文艺干部:古元,罗工柳,石鲁,赵望云,董希文------初中毕业我上了一机校,有学生会,由于我长于美术,被吸收进去,快毕业的高班干部都对我很好,鼓励我坚持业余从事艺术,那些大哥把剩下的颜色都留给我,至今还令我感动!------

六一年,我自动退党,还记得我们的校长红军干部张丰富,亲自接见我,劝我不退学,他说:我们的兵器工业永远是党和国家的核心区,别人想进来都进不来;你还要退出去,你再找不到这样好的职业,你会后悔的!”但是川美的吸引力使我终于提着皮箱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杨家坪--------于是我参加了当时七星岗红旗美术社的工作,骨干是重庆很有名的周光中,社长是我的小学老师原[扫荡报]的记者金国瑞,右派,离开了学校,脚跛了还娶了个年青姑娘做老婆,此人很聪明,认识很多人,业务很多,每天忙个不停,一会大剧院的牌坊要画了;一会双碑的红旗街要画门面广告(那时是用油漆混合油彩,爬楼梯画在墙壁上,图文并茂,很受到群众欢迎,因为谁都看得懂.这时候,我认识到什么是艺术的群众性,什麽是老百姓的喜闻乐见.现在回忆那时候,是大跃进时期,最早的商业宣传活动,我们的领军人物却是日伪时期的[扫荡报记者],重庆,是蒋介石在上海沦陷后,迁至的首都,那时叫陪都,党`政`军`学`商`特要员皆云集这座神秘的山城,因此出现像[一只绣花鞋][保秘局]那样惊疑的传说,后来峨眉电影制片厂籍此拍了许多电视片.这些故事我都是在重庆茶馆休息的时候听到的.听多了助长了我的冒险精神.

六二年,全国自然灾害,每个城市居民一个月只有十四斤粮食供应,很多地方的人只能吃白散泥,草根,真是民不聊生,城里实在过不下去了,我和母亲一个妹妹,两个弟弟举家迁涪陵农村安家落户,市中区我是笫一个带头,怀着罗工柳在一篇文章[油画杂谈]里说的:”把家安在最理想画画的地方,深入下去,画一辈子画----“现在回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经历了从城市居民到普通农民的蜕变,我去插队的蔺市区五马公社死了半数以上的人,到处是断墙残璧,一片沧凉!不胜唏嘘-------太困难了,吃米,要把谷子擂成米,我们连筛米都不会,到最后翻田覆地,插秧割谷都会了,八四年,夏镜湖留校后,笫一个月的工资是汇给我的,这是我在乡下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所以我懂得什麽是”友谊”.在这之前,我己跑遍了贵州和新疆,吃了很多苦,遇了很多险情,都过去了,安下心来,像老农一样,种田自己养活自己,业余农闲之时,画点画.跟生产队`大队的干部也改善了关系,我的乡土绘画阶段的作品大致从这时候开始,{,后来都被台湾朋友买去了}--------

但是,天有不测--------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发动了!(待续)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