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冠东 艺术认识之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15]
文\蒋冠东
我的国画画老师李克刚先生,是典型的传统文人画,从宋元山水到黄宾虹;对艺术的认识笫一性的是正宗的中国传统,那时中学的图画课,己有铅笔画和水彩画,还有命题画创作,但是都没有留下甚么印象.我心目中的偶像是倪云林,黄公望,王石谷,八大,石涛,我那时候认为皱`擦`点染的笔墨功夫是中国画的主要技法,表现的清高,闲逸,萧散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我的姨父曾右石先生则是多宝道人,在解放前,是一个闲公子,玩字画,石章,茶壶-----偶尔还画印象派的水粉`油画,交往很宽,知道很多事,像沈福文那样的浃器专家他也有交道.我还记得十五岁的时候,他给我看[美术研究],讲点彩派是怎么用色彩的并列作画.他有类似郭沫若的才能和关系,因此在解放后仍能从事专业研究,(在重庆京剧团当编辑,同时教[厉家班]的文化课.常去省城开会,皮包里带着斗烟.文化局很熟,局长常找他刻章.他不仅教我篆刻,还是我西洋绘画和世界艺术的启蒙老师.
在他的指点下认识到造型基础的素描静物和石膏-大卫和阿波罗.中学二年级己画了不少;.同学中有一个叫韩开利的,画连环画,速写很好,父亲是印刷厂的厂长.后来考去了川美附中.我家当时经济环境不好,考了公费住读的中专-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学兵器专业.当时认识一个叫吴应骑的,在钢校,通过他认识美院的夏镜湖,三个人常约在一起, 去长江边写生.这是最早对西画的认识:比较-比较---观察-观察-----画关系,画色彩关系,关系画对了,物体就出来了.后来马克西莫夫来,喜欢上那种画块面的灰色调.夏培耀从罗马尼亚回来, 又喜欢上那种画大体结构的浑园的厚涂画法..后来率性到美院同夏二住在一起跟着他们班画色彩静物------渐渐有了对写实绘画的认识.用明暗`色彩来表现物体.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东西对我的艺术建构也起到了基础的作用,它是眼手上的功夫,是视觉的,是形态的,是感觉到的;而我的校外学习却是植入心灵的,文化性的,感知的,潜移默化的,对我的艺术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再看今天的教育学,学生接受的都是一个模锻出来的烙铁,既烫贴又定型,认知都一样,出来的成品也一样;
到八零后,反叛,自我强大,画个人经验,梦魔,它没有文化的传承,抽掉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很要命,它的能指和所指都是缺失的;,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表达在那里?一片茫然与迷失-----------因此,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现在社会群众没有家庭教育,生存压力大,时间不够用,弄得父母没办法教小孩,小孩子从一岁起就看动画片,行为都是模仿”唐老鸭”`”米老鼠”的.中学生打游戏,大学生打球,研究生打工.怎么着,毕业-失业,压力大啊哪有心思进入文化深处!昨天,在车上听到广播:讲甚么要解决就业问题,提倡把大学搞成”职业教育”,采取实用主义根本就不做学问,造机器人,在中国有一批人自己不学无术,不懂装懂,身居要津的文化官员,遗害无穷呵!!!(待续)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