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藏家论道

“十年疯狂抢救晋商文物”续:护宝人遇讨宝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0-09
9月14日,报道了山西民间护宝第一人的高绍军,他以十年时间抢救保护晋商文物而被关注。在晋商文化艺术周中,由其收藏品组成的“晋商实物遗存展”也成为见证晋商文化的重要窗口。而这几天,这个由山西民俗博物馆主办的展览将近尾声时,却遭遇一些尴尬事:有人前来讨要展出的老物件,并说“这是自家丢失的物件”。

  娄烦县潘家庄村村民找到了山西民俗博物馆,指出在“晋商实物遗存展”中的一口明代古钟是村子在2004年丢失的,并拿出了当时在公安机关的报案材料;太谷县一村民来讨要几块展出的匾额,说是自家在2005年丢失的。对来“讨宝”的人,收藏品的主人高绍军一脸无奈。在他办公室里,他拿出一堆照片和单据,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是我在上海、北京各地的旧货市场收的,这是当时的发票单据。当时我为了安全,都拍了照片。”

  高绍军表示,这个事件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他已将自己购买时的发票、手续等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他说,如果最终证明展出的古物确实是来讨宝人被盗的,在确保对方有保护能力的情况下,他可以把原物捐赠给他们。高绍军坦言,当时购买时自己只是考虑到山西文物要保护,像这样的纠纷没想到。记者就此采访了山西收藏家协会孙副会长,他说:“藏品所有权归属问题,文物界的一般认识是经过市场合法手续取得的,具有所有权。而这其中牵扯的纠纷,近些年来也屡有发生,国内目前尚无完善的法律规章来解决这些难题。”

  对此,高绍军感到“太伤心了”,他说:“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护民间博物馆的权益。”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文物、公安等部门正商讨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争取这些“被讨文物”在明确身份的同时,得到有效保护。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