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美国艺术史家:陈逸飞不但是艺术家,还是冒险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4-23
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琼·科恩,陈逸飞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在他那一代画家中,他是非常出众的。

  1981年,他来到纽约,是“文革”后第一批赴美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到美国后不久,他的作品就在享有盛誉的纽约画廊展出。

  陈逸飞的技巧是非常出色的。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的时候,他师从多位中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而这些老师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曾在法国学过绘画,同时他们也受到过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风格的重要影响。这些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他的作品有一定的精神深度,他的风格也非常独特。


  陈逸飞曾经说过,“我的父亲说过艺术家没有出路,他希望我能够学习化学工程,能够跟随他的足迹。”但是,他的父母还是没有阻挡他追寻艺术之梦的步伐。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时陈逸飞就显示出了他的天赋。 1965年毕业以后,他也成为了这个学校油画和绘画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1972年,陈逸飞画了一幅巨幅油画《黄河颂》,这个灵感来自于同名大合唱。他画了一位孤独的士兵站在古城墙上,而黄河正顺着远处的平原流下来。这个作品是相当出色的现实主义绘画,融合着革命精神和浪漫主义。到1978年,这幅画在中国展出。之后在纽约展出的时候,这幅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陈逸飞当时的画也曾遭到批评,因为有的人认为他的画太写实了,太强硬了,但是他仍坚持自己的风格。 1977年,北京军事博物馆邀请陈逸飞和他的同事画一幅名为《占领总统府》的画。这幅画的色调和他另外的巨幅双联油画《红旗颂》的色调相比较,区别就反映出了当时对于什么样才是现实主义的争论。陈逸飞另外一幅作品《踱步》,就完全脱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某种政治色彩。

  陈逸飞的绘画从他到了美国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当时他亲身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巨作,他的笔锋有所转变,他开始画一系列水乡的作品,在他的这些画中展现了一种乌托邦的景象、和平的景象。他的画在纽约和其他地方都非常受欢迎。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返回中国,又开始转向电影制作、服装设计等其他领域。

  陈逸飞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艺术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一页。

  他以伟大的风格穿行于东西方两个世界,是一位真正的文化使者。 (全场鼓掌)

  旅加著名艺术家汤沐黎:科恩夫人委托我代读她的文章,因为是我介绍她与逸飞认识的。她要我再讲一讲他们初遇的那些日子。

  记得那是1980年6月底,我借用逸飞在油雕院的工作室搞毕业创作 《霸王别姬》已有半年之久,而他正在进行《踱步》的收尾工作。当时,我们都在办理出国留学。科恩夫人是我一年前在中央美院结识的国际访问学者,趁访沪之机来看看我毕业创作的进展。当她看到逸飞的众多作品时,立刻被迷住了。

  第二天,我和逸飞到科恩夫人下榻的宾馆回访,又见到了她的丈夫——哈佛教授大律师杰罗姆·科恩。他们本来语言不通,由我翻译进行了深入交流。科恩夫妇对逸飞的才华和抱负大为欣赏,不但许诺他赴美留学时可住在他们家,还安排他会见美国领事馆的官员。

  科恩夫人告诉我,后来在大雪纷飞的一天,逸飞来到他们在哈佛的家。他们问逸飞最想做什么,逸飞说最想亲眼看到世界名画。科恩夫妇立即带他去著名的佛格美术馆。当逸飞一眼见到安格尔的肖像画时,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去细细观摩,鼻子都快碰到画布了。他不知道,当他仔细地观察安格尔时,科恩夫妇也在仔细地观察他。他们完全被这位中国青年的勤奋好学所感动。

  后来逸飞告诉我,他在科恩的家里住了段日子,越来越觉得波士顿还不过瘾,世界艺术的中心在纽约,他感到只有在那里自己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这种感觉在科恩夫妇外出旅行时达到高潮,使他不辞而别,单身直赴纽约,奏响了他的“新世界交响曲”。科恩夫妇回来后,对逸飞这种不合常规、藐视安逸之举大感惊奇。而惊奇渐被钦佩所代替,阅历深、善识人的科恩先生评论道:“Thisman is ambitious. Oneday he willmake it big time! ”意为:此人雄心不小,将来必成大器!

  我觉得逸飞和很多在海外的中国画家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字——勇。他敢破敢立,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不止一次抛弃他人求之不得的既得利益,全为了攀上新高峰。回顾他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股生命不息、登峰不止的精神贯穿始终。就此而论,他不但是艺术家,还是冒险家。

  5年前他逝世时,我适逢腰伤躺在床上不能动。震惊、悲痛、惋惜之余,我写了一首小诗来纪念这位良师益友:

  四月江南失色辉,

  天涯祭奠泪长垂。

  名蜚上海东林友,

  画震纽约西域魁。

  回马经商双目远,

  以身殉影万人悲。

  大鹏魂起横陈处,

  黄土青天永逸飞! (全场鼓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