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鉴定文物鉴定“专家” 保护收藏者利益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3-15]
“‘宝贝’已是雾里花,‘专家’还放烟雾弹,吃了亏上了当,还无处投诉,我们这些收藏者的利益实在是太没有保障了。”提起自己上当受骗的“鉴宝”故事,太原的收藏爱好者郑先生就情绪激动。
郑先生喜欢收藏古瓷器。一年前,他特意带了一些自己颇以为得意的精品收藏赴京找专家估价。专家告诉他“大部分都是赝品”,还说得有根有据、有鼻子有眼的。郑先生十分沮丧,把藏品低价抛售了。专家又建议他,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佳品荟萃,可以在京购置一些。在专家的指导下,郑先生又买了一些回山西。谁知,几次藏家会上,这些在北京购买的所谓精品又被认定为真正的次品。
郑先生说,“这里面的水太深了!鉴定的专家收取了鉴定证书手续费,即使鉴定错了,也可以说,艺术品的判断就属于主观范畴。他不用退款,更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政府部门也无法追究,我无处可投诉。”郑先生觉得,文物鉴定活动已具备了市场行为,就应该有市场规范。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收藏热”又带来“鉴定热”。据了解,目前官方的鉴定机构主要负责出国参展文物鉴定、司法鉴定,很少对社会开放。各种民间的文物鉴定机构,以及打着官方旗号的文物鉴定机构遍地开花,可是相关监管缺失。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文物鉴定圈内浑水摸鱼的太多了,有理论精通但缺乏实践经验“眼力”差的,有文物收藏爱好者“自学成才”的,有仅仅上过几天速成培训班的,甚至有在家看看网站就到处招摇撞骗的。能力高下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道德缺失,联合商家坑蒙收藏者。
山西省文物局政策研究处处长许高哲说,鉴于古玩市场的特殊性,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有公安部门,有工商部门,也有文物部门。多头管理的结果,就是谁也管不了。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没有专门规范文物流通和鉴定市场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专门监管鉴定市场的行政部门。许高哲建议尽早出台相关法律,保护收藏者利益,促使文物有序流通。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