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搞文学批评不是做市场营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1-15
顾彬的出现,被视为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判”争论的导火线之一,他对当下文学的严苛批评大大刺激了中国的一些批评家和作家,同时,也引发了中国文学界批评家之间的争论与对抗。王彬彬提醒中国的批评家们,在批评顾彬观点的同时,也审视一下自己究竟做得如何。

  王彬彬:这样的批评家被称为营销批评家,“他们是学市场营销的,不是学文学的,营销在中国就是忽悠。永远都是说好,一个创作现象出现了,永远都是认可的,永远都是赞美的,这一波赞美完了,说前所未有,一转身,新的又说前所未有。 ”

  “批评家很多时候也被各种利益所左右,有些批评家几十年来的表现是很糟糕的,陈晓明就很糟糕,我在任何场合都敢这么说。‘前所未有’这个词他用过不止一次了,当初先锋派的时候就说‘前所未有’。一个批评家怎么可以不断跟在文学潮流后面认可,从来不提出任何质疑?”王彬彬说,他把这样的批评家称为营销批评家,“他们是学市场营销的,不是学文学的,营销在中国就是忽悠。永远都是说好,一个创作现象出现了,永远都是认可的,永远都是赞美的,这一波赞美完了,说前所未有,一转身,新的又说前所未有。 ”

  王彬彬:陈晓明这样的批评家,我不知道几十年来,他对文学的基本理解究竟是什么?

  “作为批评家,趣味不一定太单一,太单一也不好,但是总要对文学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否则怎么能叫批评家呢?依据什么来评价文学呢?太单一的批评家的确也是有问题的,只认可某一个很狭小类型的作品,但是,如果他坚持到底也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一辈子,也许会说很多很偏颇的话,但是也会说很多很深刻的话。你可以把你认定的理念坚持得很到位,这个理念肯定会被你阐释得很深刻,因为你就认这个,比压根儿没有理念要好得多。比如陈晓明这样的批评家,我不知道几十年来,他对文学的基本理解究竟是什么? ”

  王彬彬:我一直认为,自90年代以来,批评的状况非常糟糕。

  但是,令王彬彬感到无奈的是,跟随潮流摇摆的批评家却是代表着主流的,因为各方面都喜欢他们。“作家是这样的,首先希望批评家说他好,吹捧得到位最好,乱吹捧也好过骂他,如果挨骂,他内心也会回骂。另一方面,文学主管部门也喜欢他们,大家都喜欢听好话。市场同样也喜欢听好话。他们是营销批评家,或者叫忽悠批评家,我一直认为,自90年代以来,批评的状况非常糟糕,像陈晓明这样的人,还是占据大多数的,翻翻各种杂志,他们的声音是最多的,我们这类批评的声音,只会偶尔出现。 ”

  另一方面,王彬彬也对这些批评家的文学水平提出了质疑,“他们对当代文学的危害非常大。首先他们对文学有多少感悟能力,有多少真实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水平,我是很怀疑的。作为批评家,应该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把特别好的东西提出来,歌颂它们。但是,事实上,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良性因素,却被他们忽视了,回避了。另一方面,文学发展中不利的因素,负面的东西,应该给予批评的东西,他们也不去指出来。结果就是,该说好的他们不吭声,不该说好的,却一味地歌颂,他们的使命就是不断地说好话,他们的角色意识就是不断地说好话,今天说的话,明天就忘掉。 ”

  王彬彬:学院批评家就是红包批评家,以学院派之名行红包派之实。

  王彬彬说,有媒体访问他时,提出现在的批评家分成学院批评家和红包批评家,“我回答说,没有这种说法,学院批评家就是红包批评家,以学院派之名行红包派之实。拿了别人的钱,还能说不好听的吗?我既然把你说成第一,你肯定要给我更多的钱了,这样的交易也就变成合理的行为了。 ”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