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我看“当代艺术研究院”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20
彭 德

不断有人向我说起当代艺术研究院的成立,说是网上骂声一片,抨击当事人被招安了。我特别想问问罗中立:有没有拒绝入围的人。除了重度神经病患者,每个艺术家都乐意被更多的人承认。一个艺术家如果表示拒绝,意味着他怀有别的志向或野心。吕澎说“你用一句话评论这件事”,我说“一言难尽”。我让他用一句话判断,他说“很复杂”。的确,这事不能简单地用是非模式去评判。先用书面语言扼要表态,以免一再地口头陈述。

积极地看,这是一件好事,表明中国在变化。当代艺术是几代人追求的事业,不会满足于永远地被视为异端。招安而进入体制的批评太笼统。体制需要不断地鞭挞,但针对体制的舆论存在几个盲点:一是体制内不少人同体制始终保持着距离;二是体制控管者不都是僵化的人,其中大部分人思想的开放远远超过大众的平均值;三是众多在体制内感觉别扭却不得不委曲求全的人。这三类人与体制的批评者里应外合,会导致中国的体制越来越松动。中国没有合理的体制之鸡,却可以孵出合理的体制之蛋。某个早上醒来,现存体制变得面目全非,人们完全没有必要惊讶。反体制者包括全然不同的两种人。一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一是时代的落伍者和失意者。如果决定体制的人都是惟命是从、人云亦云的行尸走肉,中国社会思潮的大变迁岂不成了无源之水?

消极地看,入围者的画价会上升,作品会进入美院的教科书,但除了少数人可能还会有突破之外,总体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所谓使命,是指他们对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确认。在此之前,艺术创作是被格式化的。年轻一代中的杰出人物会在艺术态度上继承他们,而在艺术观念、境界和形态上会超越他们,从而形成当代艺术良性推进的态势。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