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瓷的崛起尚待时日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25]
标签:名瓷 时日 字画 收藏家 燥动 中国 饶中亮
近来,由于中国当代名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展览的数量,作品的价格,上拍的次数,在在说明它正在收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此同时,媒体和论坛上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值得收藏家特别注意的倾向,就是急躁.都希望能够对当前当代名瓷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当代名瓷正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台面下的燥动和升腾的动力来自何方又去向何方,没有人能准确地说明.
同与其最为接近的当代中国字画比较一番,可能会提供给大家一个参照物.
如果我们把当前如火如荼的中国当代字画比做参天大树,那么,当代名瓷至多才能算做小禾才露尖尖角.如果想要同中国书画家相比肩,主要产瓷区,景德镇的陶艺家们,还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从文化素养和艺术创作的视野来讲,景德镇的艺术家们要差很多.坦率地说,真正能成为艺术大家的,第一要扎实的文化艺术教育,第二是要有极端鲜明的艺术创新.恰恰就是这两点,为景德镇的艺术家们所欠缺.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还是被奉为"学院派"的资深教授和大师.这就是为什么拍卖公司要以"学院派"为主力,特别是要推出一批中年的陶艺教授们.至于将来当代陶瓷领域会不会产生大家,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从前面二条来评判.一个题材,一个技法,一个工艺美术大师的帽子,是不能使广大收藏家信服的,更不能为艺术市场接受.话说来容易,发展的方向还是积极的,但仍然需要时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这东西,急也没有用,要慢慢来;
第二,艺术品市场对当代名瓷的接受程度还很低.到目前为止,景德镇的艺术家们主要还是通过自己本人来宣传,出售作品.而中国书画大家们,无一不是通过画廊和经纪人来推广宣传了.所以,收藏家们很难通过公开的媒体来看到对陶艺家们系统,专业的宣传,见到的是自行印制的蹩脚的宣传小册子,和艺术家们的自卖自夸.独立客观的艺术评介更是鲜见.中国字画,最起码还有一个每平尺多少元的概念.当代名瓷的价格概念可以说万分混乱,投资者很难抓住要领.而拍卖市场的成交记录,到目前为止,仅仅二年时间,不足为凭;
第三,当代名词的标的太小.(请注意,价格低和前面二点是相关的,单独把这一条挑出来说,会给人自相矛盾之嫌)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拍卖公司只能基于前两点,先把一部分人的单件作品的标的尽快地抬上去.但是,也正是基于前两点,显得有一点曲高和寡.
其实,现实是,以上三点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只是 --- 需要时间.在此,善意的提醒投资者,耐心一点.现在,种子刚刚发芽,远远没有达到收割的时期.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