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玩"俏"不玩缺 是兴之所至更是情之所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0-25]
北京有句老话,“贝勒手上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玲珑圆润的核桃在手里把玩久了,自然产生感情,和云娜就是这样一个核桃的痴迷者。
前不久,在爱家收藏品市场我们见到和云娜,她讲起核桃来可是头头是道。文玩核桃的分类大致分为“麻核桃”、“楸子核桃”、“铁核桃”三大类。其中,“麻核桃”中包括“狮子头”、“公子帽”,“鸡心”、“官帽”、“将军盔”、“僧帽”、“状元冠”、“虎头”、“罗汉头”等等,属于文玩核桃中档次比较高的系列。“楸子核桃”是最大众化的核桃,便宜、美观、实用。“铁核桃”手感沉,纹路较差,但是一些奇形的也很有收藏价值。和云娜介绍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狮子头”、“官帽”、“公子帽”、“虎头”四种。
和云娜说,相比之下,她是个“喜旧厌新”的人,对上过手的老核桃情有独钟。经过若干年的把玩,核桃会变得表面光泽、皮色深沉,大概十年以上就能成个“玩意儿”了。她收藏的核桃最珍贵的是一对家传的“老款闷尖狮子头”,这是一对清朝中晚期的老核桃,据族谱记载,已经有179年的历史了。这对“狮子头”纹路清透,玉质感好,皮色是纯正的满江红。和云娜说,能够历经百年时光,经过几代人传承,完好无损地流传到今人手中,这是多么深的缘分呢。
其实,真正懂得玩核桃的人,讲究玩老核桃。玩新核桃是有风险的,色差是常见的风险。一对品相不错的新核桃,可能在玩儿的过程中,出现颜色深浅不一,或是黄尖、黄边的情况。老核桃则“明眼”,历历在目,有什么问题,全都看得见。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老核桃不仅品相、色泽一目了然,更有余味无穷。一对老核桃在手,让人产生对前尘往事的遐思。
“核桃玩俏,不玩缺”,是和云娜玩核桃的一个原则。什么叫俏呢,就是造型新颖,要既能收藏,又能欣赏,也能把玩。和云娜解下脖子上的“鹰嘴”核桃挂坠说,这是她今年最满意的成果。这只“鹰嘴儿”正面像兽牙,侧面像蜥蜴,非常奇异有趣。这是由于本来应该长成三棱的核桃,多长出了一根棱,但又没完全长好,反而变得独一无二了。还有一对儿小巧的“佛肚”楸子,纹路里隐约可见一个突出的佛像,栩栩如生,造型奇绝,让人忍不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和云娜来说,核桃奇异的形状,要比品种的名贵更有吸引力。相比许多炙手可热的品种来说,高产、大众的“楸子”虽然出身“微寒”,但和云娜却对“楸子”更有感情。她说,真正会玩核桃的老北京人更爱“楸子”,“楸子”玩好了,一样能出彩儿。她的得意藏品,一对三十年的老“鸭嘴儿”,就是“楸子”里的奇品。桃身比较长,带一个又尖又扁的嘴儿,玩的时候就要竖着放。除形状奇异之外,最可贵的地方在于,经过漫长的岁月,它的“尖儿”还完好无损,这是很难得的。她对“奇品”的迷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到了“痴狂”的程度。她曾经有用一对珍贵的“桃心”换一只奇特的“楸子”的疯狂经历。
对和云娜来说,收藏核桃是兴之所至,更是情之所钟。这些古老的、精美的、浑然天成的核桃,在她眼中个个都是有灵性的宝贝。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