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佳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除了阖家团圆、赏月、桂花、月饼这些萦系着节日里清风明月的祝愿、象征之外,嫦娥奔月是一个永恒的美好话题。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秋晚会,数以亿计的观众欣赏到了舞台背景显示的中国年画《嫦娥奔月》。画中的嫦娥衣袂飘飘,云髻玉面,秋波流转,脚踏祥云,向着一轮桂枝婆娑、殿阁仙山的明月飞升而去……
在美国的航天博物馆里,也陈列着这幅中国画的照片,世界各国到此参观的人们都会在这幅照片面前驻足观赏,因为这幅画代表着人类向往光明、探索宇宙星空的美好愿望……
这幅中国年画的作者就是中国连环画大师任率英先生。这幅作品多少年来一直在不断翻印,连家属都无法统计出准确数字。据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统计,仅《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花木兰》、《梁红玉》、《百岁挂帅》等9种年画,一次印刷发行就高达1700余万张!其中《百岁挂帅》一次就印刷发行过400万张!著名工笔画家潘絜兹先生曾赞叹:“我不知道哪一位画家的作品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和观众。”千千万万的观众不仅认同他的作品,也成为任率英先生作品的欣赏者。诚如任率英自己常说的一句话:“作画就是让老百姓喜欢。”
任率英先生还创作出大量的连环画作品,在新中国连环画历史上堪称是开拓式的大师。他的连环画经典作品至今不断再版。以前出版的作品更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对象。
2009年5月27日,任率英的一部“小人书”《陈妙常与潘必正》竟以51000元拍卖,创造了连环画专场拍卖的纪录。由此可见,任率英的连环画在收藏者心中的地位。也许,很多收藏家就是当年任率英连环画作品的小读者。
今年,是任率英先生逝世20周年,瑾以此文纪念这位画“小人书”的美术大家。
1
主动请缨,“小人书”里画活“鲁智深”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率英先生是新中国连环画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这不仅仅有数字为证。
任率英是一个异常勤奋、执着和高产的画家。据不完全统计,他直至逝世前,共创作连环画、年画5000余张,并且几乎全部是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且他的创作高峰期则是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他的连环画、年画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1950年以前的北京以及北方地区,几乎没有连环画出版。即使是南方有,也是品位低劣、格调不高的“小人书”。为此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虽然百废待兴,但却注意到旧社会低劣“小人书”流行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指示宣传文化部门要重视年画、连环画工作。1951年文化部所属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于东城大牌坊胡同,开始占领“小人书”这一重要的文化阵地,同时创办《连环画报》,并开始广聘画家,系列编印连环画。
在画家当中,第一位表示愿意参加并主动联系其他老画家前来出版社编辑部参与连环画编印工作的就是任率英先生。任率英先生以他的人脉发挥了他的特殊作用,在他的影响和动员下,当时画界高手如徐操(燕荪)、刘继卣、陈缘督、墨浪、卜孝怀、王叔晖等,纷纷加入进来,成为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个“新旧结合、老少互帮、群星灿烂的创作集体”(秦岭云语),进而为新中国的连环画事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其中徐燕荪先生是他的恩师,可见任率英先生处心积虑的用心和影响力。
其实早在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之前,任率英已经身体力行,成为新中国连环画振臂一呼的先驱者。1950年,他在北京《新民报》发表文章,呼吁社会重视连环画的创作。同年,他出版了连环画作品《红娘子》,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北方最早出版的连环画之一。
任率英自投身于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年画创作队伍中,一直干到“春蚕到死丝方尽”。与任老共事30多年的老同事姜维朴先生曾感叹:“从50年代之初到1989年他去世。这期间历经风风雨雨,我深深感到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对连环画、年画艺术的赤诚之心。他对创作任务,总是甘挑重担,克服种种困难超前完成”,“可说是为连环画事业鞠躬尽瘁、贡献卓著的一位前辈画家。”
了解新中国连环画历史的人都知道,《水浒》系列连环画是一部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而其中就有任率英先生付出的巨大心血。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确定编绘印制《水浒》连环画库重点工程,第一批计划出版21集并限期出版。这在今天来看也是不易的一件事情。
尽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任率英主动请缨,承担了《水浒》画库第一批重点连环画之一的《鲁智深》的创作,一经出版深受读者好评。后来又接着完成《高唐州》、《两破童贯》。在创作《水浒》画库期间,他还创作了《白蛇传》、《桃花扇》等产生了重大社会反响的彩色连环画及年画条屏。任先生那时抱着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雪中送炭”的宗旨,只争朝夕,勤恳奉献,至今编辑部的一些老同事们回忆起来还是非常钦佩和感动。
任率英的连环画和年画,按现在的时髦话来说,“粉丝”不断,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依然不断再版。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任率英的代表作结集出版《任率英连环画作品集》,这是人美社自建社以来出版的第一套画家个人的连环画作品集。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和收藏家们的欢迎。今年,恰是任率英先生逝世20周年,中国书店为纪念这位对新中国年画做出巨大贡献的画家,特意出版线装12开本一函的《任率英年画精品集》,收入任率英先生年画精品百余幅,分“古代题材”、“四条屏”、“边塞诗”、“现代题材”四类,当年曾给千家万户老百姓带来美好精神享受的名作,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洛神图》、《送戏到村》、《钟馗图》、《蝶恋花》等,一律依原稿录制,那种画风工细、构图谨严、线条优美、色彩绚丽的风韵,其巅峰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真是令人抚掌赞叹!
2
一丝不苟造就“豪放无隐,栩栩如生”
去年,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任率英连环画艺术回顾展》,并举办任率英先生连环画艺术研讨会,因时间关系我未在会上发言。看到任先生的一幅幅精品,真是感慨万端:现在还会有这样一丝不苟的画家吗?怀念和谈论任率英先生和他卓越的艺术成就,不能不提到他的一丝不苟。展览上陈列有大量任率英先生绘制连环画之前的小样、草稿,其中细到器物衣饰,无不精心考证设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若干次见到过任率英先生,但都没有深谈。其实非常想告诉先生:我是先生的私塾弟子。因为少年时代即开始习画,不仅习小写意,也临摹过先生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名作。至于先生的连环画《苏武》、《岳云》、《三盗芭蕉扇》、《鲁智深》、《逼上梁山》等,垂髫时即已捧读,真正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甚至废寝忘食而受到家长的责罚。青年时代读过任先生的《怎样学习工笔重彩人物》,颇有心得。先生早于1989年逝去,当然永无请教的机缘了。
任先生在连环画领域的成就是巨大的,从1950年至196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共出版社独创连环画28部,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钟离剑》,当是任先生的遗作。这么多的连环画足资证明任先生绘画艺术的生命力久盛不衰,也证明任先生连环画对社会的影响力。
有人说:连环画是大艺术,能出大师。这绝非过誉。试想,连环画需要勾勒、白描,也需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举凡人物、山川、鸟兽、虫、花卉、服饰、楼阁及典章制度无不囊括,没有功底,岂可涉足连环画?
任先生10岁时即随河北束鹿县老画工习画,后又师承名家徐燕荪先生,专攻工笔重彩人物。40年代即参加中国画研究会。他的作品《九件衣》于40年代在《新民晚报》连载而产生广泛影响。五十年代开始专力从事国画、连环画、年画创作。任先生连环画的重要特征是用白描技法创作连环画,正如欧阳中石老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所云是:“豪放无隐,栩栩如生”。而如此以白描为功底的连环画作品竟多达近三十余部!这是何等的付出与心血的结晶。在创作连环画的同时,他还运用工笔重彩的传统技法创作了10余部四条屏年画形式的彩色连环画及大量单幅年画,这些绚丽多彩的精品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不断再版。从展览中可见作者的连环画作品,须发可见,纤细如丝,那种精细令人感叹之极!由中可见他于中国画上的深厚功底。
任先生连环画的特点之一即是每幅画的构图都非常注意营造意境和氛围,通过典型的环境去烘托人物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哀、举手投足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连环画的感染力。尤其是在严谨不苟的线描基础上熟练地运用工笔重彩绘画技法,以透明的植物质颜料和浓重的矿物质颜料相互融合调配,使整体画面的颜色丰富多彩又浑然一体,使之咫尺之间绚烂生辉!
任先生的连环画包括年画、中国画的创作,绝大多数以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古典名著、戏曲、诗词等为表现题材,任先生学画的经历使他能将传统技法与民间艺术兼收并蓄,熔于一炉。尤长于工笔重彩,因之所绘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秀雅。人物衣纹线条工细圆劲而流畅,设色匀净,构图富丽典雅,于严谨中不失于变化。而且,他特别善于刻画不同类型人物的形神兼备,使之栩栩如生而呼之欲出。启功先生曾有跋语评价他的《百美图》,精当之语,不妨录之以见论定:“北直鹿邑任率英先生专精六法,出徐霜江(即徐燕荪先生之号——笔者注)翁之门,于仕女尤备古法。盖自晚明以来,南陈北崔之后,几成绝学。若费晓楼、王小梅,姿媚偏多古厚未免稍逊。世传晓楼白描仕女一卷,实为钩存古本,不同于造意创编者。率英先生摹其全卷,复为点染丹碧,观者披图如见宋元妙迹。惜搁笔未久先生遂归道山。公子梦熊珍重装池,属识缘起。先生长功一岁,暮年精进,于此巨卷足以概见。念余衰朽自废,泚笔书后,即用志愧且以自励焉。”启先生此跋语写于1991年2月10日。“如见宋元妙迹”,可见评价之高。
3
为学生点燃煤炉取暖,对贫寒弟子倾力资助
任率英先生在新中国连环画历史的卓越贡献,使他在1963年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荣获“连环画工作劳动奖”。时隔18年的1981年,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又荣获“连环画工作荣誉奖”。鉴于他对社会的贡献,他还被选为东城区人大代表。任率英先生对连环画艺术领域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创作了近30部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和大量年画,还在于他总结自己于连环画、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著述《怎样画刀马人物》、《怎样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方法十二要》等出版,对于学习连环画、年画创作的后学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普及的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任先生的这些著作并不高深,完全是为了业余绘画爱好者学习的方便,堪称是自学绘画入门的指南。
从任率英连环画、年画创作年表中可以窥见,1956年他最后一部连环画作品是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买猪记》(他逝世后,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01年根据遗作出版《钟离剑》)。由于客观环境如“文革”及多年积劳成疾,他再没有创作连环画,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憾事。
任率英1989年逝世后,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任率英绘画艺术回顾展”,人们惊叹于他在连环画和年画艺术领域里的成就。2007年,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任率英连环画艺术回顾展”,这次展览展出了任率英先生创作连环画之前大量的设计小样、手稿,更使人们感叹于任率英先生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和深厚的绘画功力……
任先生对新中国连环画领域的贡献,不仅仅在他自己振臂一呼,而更在于他自始至终为连环画事业培养人才,使之后继有人。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美术教育家。
任先生收学生不分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不收学费。对贫苦出身的学生还予以资助。他自己是从旧社会拜师出身的画家,但却以艺施教,以德育人,胸襟宽阔,无一丝门户之见。他坚持要求学生除在师门下认真学习之外,还应该向别的有造诣的画家学习,以便博采众长,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从旧时代未经过系统美术院校训练仅靠自学和拜师成长起来的画家,他并不排斥美术院校的优点,他也鼓励学生应该去美术院校深造。作为一个仅靠师门传承的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任先生就热心地参加了职工业余美术辅导活动,受聘为艺术学院教授,他没有大画家的架子,与很多青年人都成为了朋友。
据沈鹏先生回忆:“任率英先生为了办连环画学习班,不但口传身教,还每天赶早为大家点燃煤炉。为了启发画家创作出版社需要的画稿,他可以为一幅作品设计出十来幅‘小插图’供别人参考。为了组织出书、展览,他以病弱的身躯,到处奔波,宁肯替人作嫁……”那时,任率英先生不仅年逾古稀,而且身躯病弱,这由衷体现了任老的人格。
任率英对后辈从来都是循循善诱。据同与任率英先生供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林锴先生之子林阳回忆:因为他们两家同住地安门东大街的一个院子里,林阳回忆他常常借串门机会去向任老借书,“他从不拒绝”,有时就在任家阅读。在任家看书的时候,“任先生总是伏案作画。任先生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姿势:挺身坐在书桌前,手握毛笔,平心静气地绘制那美好的作品”。林阳也读了任先生大量的连环画,在他眼中的任先生的姿势和那些“小人书”,似乎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
林阳在上高中时,开始学习篆刻,林阳说:“我那时的水平是很低的,但任先生不断地鼓励我,并拿出石章让我刻。学生时代的作品很稚嫩,但我刻的几枚图章居然出现在任先生的作品中,这件事给了我很大自信,直到今天还有影响。”一个誉满海内外的大画家,把“很稚嫩”的一个青年刻的图章用在自己的作品上,由此可见任老对青年人的那种鼓励与扶携。如今,林阳也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图书的编辑工作,任率英先生对他的影响应该绵延至今了吧?
任先生热爱学生,常把自己的画稿借给学生临摹,自己节衣缩食,为学生购买学习资料。他的心很细,有的学生因为忙于重要事情,一段时期没有绘画,他会不时提醒学生补上多画几幅。除了创作,任先生把毕生的精力用在了普及美术、培育绘画人才上了!
4
鼓励子女博采众长,画坛辛勤耕耘
任先生的人品在画界后辈中众口一词,无不赞叹。很多前辈名家多有赞语,此不赘述。任先生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留下了如此之多的瑰宝,还在于他在绘画教育领域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学生,他自己的儿女竟也皆成画家而成名:
任梦璋,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文化部委托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研究生班)毕业。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油画和全景画创作。
任梦龙,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市美协会员,从事绘画与教学40余年。
任梦熊,中国美协会员,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北京市美协会员,中国和平出版社编审,从事绘画与出版40余年。
任梦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原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亦能画,并有作品多次参展。
任梦虎,自学成才,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主任科员,业余绘画。
任梦强,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北京市美协会员,线装书局副总经理。
任萍,画家,直接受教于父亲,并拜王叔晖等为师,北京市美协会员。
这样的现象足以令人感叹,可见任先生不但是大师级的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且,同任先生教育众多学生一样,任率英先生不仅自己向儿女们授业解惑,也同样没有门户之见。他鼓励自己的子女多向别的优秀画家学习,以博采众长,他介绍自己的二子任梦龙和小女儿任萍向工笔画家王叔晖学画。王叔晖是陈少梅的弟子,与任率英并非同一门户。任率英抛开门户的拘限,鼓励子女转益多师。作为一个老画家,这在几十年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任率英也不坚持子女非跟着自己学习国画。他的长子任梦璋是学油画的,父亲只是希望儿子在油画作品中吸收传统壁画的装饰效果,走油画民族化之路。从这些点点滴滴可以看出任率英先生的襟怀和卓见。
任率英先生逝世20年了,斯人已去,遗泽乃存,这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他对新中国连环画的贡献也会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