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发展论坛举行:民营!中国话剧的"出路"?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9-22]
中国话剧如何生存发展,是话剧界上上下下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的问题。7月,中宣部、文化部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地指出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原先作为事业单位的话剧院团在最近几年将陆续转制为企业。8月20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首批42家拟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名单,这又似乎在这辆正缓缓在探索前进的车上推了一把。于是,9月,话剧界借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向祖国汇报的机会,举行了“中国话剧发展论坛”,话剧界数十位高层人土从沈阳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北京,考察、观摩、讨论,焦点无不集中在这一点上。
目前,国有文艺演出团体是事业编制,多数的营业状况仍然依靠拨款,演出剧目只注重参加评奖,而不着眼于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那么,民营是否是出路?有人统计,去年在上海演出的87台话剧,有50多台来自于民营剧团,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国有院团。近年来崛起的现代人剧社负责人张余在论坛上介绍说:为了赚到钱,民营剧团的老板们总是想方设法请来合适的导演和编剧,演员也是从各院校剧团精心挑选过来的,一切为了效益最大化。比如演了几十场的克里斯蒂名剧《蜘蛛网》,张余为了吸引观众可谓煞费苦心,他不仅从英国买下原版剧本版权,请名翻译翻译,请名导执导,布景则照搬英国原版布景。这种精益求精恐怕是一些国有剧团所不能比拟的。
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人士也举例说:在早已跨入市场的一些民营剧团里,剧本抄袭,演员随便找几个稚嫩的大学在校生,布景完全是偷工减料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因此他认为转制不能简单地认为“国”转“民”就万事大吉,关键是要实现项目负责制,必须明确责任。比如,排一出戏向剧院要300万,结果票房只有200万,尽管是亏本了,但仍可从这200万票房里抽30%的提成,旱涝保收,毫无责任。如果实行“项目制”,亏了本,一分钱也别想拿,如果总是排亏本的戏,制作人不仅拿不到钱,名声臭了之后,演员编剧等也会抽身离去,制作人就会落个没饭吃的结局。
有人担心,这样一来,大家自然都把“赚钱”放在首位,都去搞商业化的剧目,太“正”的、有引导性的谁来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人李胜英一针见血地指出:“主旋律、先锋话剧即使场场爆满,也收不回成本。”去年,一场先锋话剧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小剧场连演二十三场,场场爆满,仍然连成本也没有收回。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说,中国话剧中越来越严重的商业化倾向,成了中国话剧发展的一个桎梏。这一倾向不仅存在于主流话剧中,本应最具先锋探索性的实验戏剧,如今也渐趋娱乐化,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年轻话剧人放弃了对当下人精神困惑的追问,而把自己放纵于对廉价笑声的追求之中。因此王晓鹰认为:“不能把话剧完全交给市场,必须给予实验艺术一定的资金支持,话剧人也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思考,致力寻找一种更具艺术推动力的创新形式。”
上海话剧中心早就在探索体制改革。该中心总经理杨绍林从自己在三十年的剧院管理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表演院团管理定位的选择难点在于:过分强化教育功能,会失去戏剧的艺术个性与活力;过分强化戏剧艺术的个人审美感受,会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过分强化市场引导,会将戏剧与观众导向堕落,失去人类文明应有的文化立场和艺术精神。因此,杨绍林认为:“艺术管理应该区别于工商管理。”今后院团体制无论是事业性质还是企业性质,在表演艺术院团剧目建设过程中,都要妥善处理好商业戏剧、艺术戏剧与主流戏剧三者之间的均衡发展关系,努力避免在三者的任何一方面投资的片面和极端,以确保戏剧表演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次论坛是著名艺术家、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会长李默然提议主办的,议题也是他确定的。李默然说:“话剧的强项、特征是迅速反映生活,应该在建设先进文化的征程上起到重要作用。”他反复强调话剧的生命力:“不管有多少挑战,有多少问题,我们都要有这个基本观念:话剧不会在神州大地上消亡!” (责任编辑:单晓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