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中国传统手工艺:如何能保护创新意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03-24



卢雪和她的作品

2009年2月9日至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举行。展会两周内吸引近20万人参观,共有千余名民间艺人,两千多件珍贵实物参加展览。

黄春财老人在北京农展馆呆了15天,他是福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人,这项技术,简单描述就是利用木头以及木制工具,手工完成一座桥梁。这些桥梁有的跨度达几十米。据老人介绍,他们现在不缺活,因为很多风景区都请他们制作木桥。而有了市场就有了传承,现在除了两个儿子,还有很多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

目前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方式基本是“生产性方式”保护,即让传统手工艺进入市场流通,从而让这些手工艺传承下去,而黄春财老人的廊桥就是一个例子。当然,更多的传统手工艺想要进入市场,还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而不是固守传统。

参加本次展会的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山东泰安剪纸的代表人卢雪女士就表示:“泰安剪纸已经有千年历史,但是我认为传统技艺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比如剪纸,我们不能再简单的理解为过节时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而应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只有这样,传统的手艺才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卢雪指着眼前的一副作品,介绍说:“这是我的代表作,安徒生童话的场景,这幅作品丹麦女王非常喜爱,还因此授予我丹麦国旗骑士勋章。”而据卢雪介绍,该作品每年都会被丹麦王室租去以装饰庆典,一周的租金就是五万美元。

秦淮灯彩的传承人曹真荣也指着身边的牛灯介绍说:“以前彩灯在南京已经不受欢迎了,我非常着急。三年前,我想了个办法,开始在外型上下功夫。发明了十二属相的花灯,每年做一种。”而通过三年的发展,这位传统手工艺人还有了另一个身份,南京东艺彩灯厂厂长。

通过这次展会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开始通过改变自己而适应了市场,并在获得市场的肯定后传承了下来,“生产性方式”保护初现成效。但随着传统手工艺进入市场,另一个问题也显现出来:如何保护市场中创新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知识产权”?

“2009年我们一共损失了大约30万。”曹真荣说。原来,花灯市场初展潜力的时候,仿冒产品就开始出现了。今年,当本地电视台对曹真荣的牛灯进行报道后,很多仿冒牛灯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这些牛灯都是四不像,因为他们没有扎竹子的技术,有些人就买鼠年的骨架子,还有更可气的就是把羊头弄到牛身上。”

而对于如何保护自己,曹真荣也显得很无奈。他介绍说:“申请专利吧,尤其是外观设计专利,时间太长,而花灯需要年年创新,根本没有这个时间保护。有人说著作权保护,但是要去登记,打官司。”现在,曹真荣的目标就是为自己的产品申请商标,建立品牌,从而保护自己。

通过品牌保护自己的路还很长,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手工艺人都愿意成立公司,拥有自己的商标。卢雪就表示,“我主要还是做研究,教学生,没有考虑过开公司。”但由于有很多人仿冒她的产品,因此她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同样极为关心。当被问及加入国家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能得到什么保护时,卢雪说:“这个高帽子有时候把你戴的晕乎乎的,但是没有办法保护你不被侵权,还是需要具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