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苏州绣娘沈寿,走进皇宫,走出家门,为中华民间文化留下一支宝贵的奇葩。
100年后,苏州绣娘姚建萍,走进奥运,走出国门,把这支宝贵的文化奇葩演绎成为举世称奇的艺术珍品。
如果说,以沈寿为代表的前辈高人把苏绣从民间工艺变成了一种登堂入室的艺术品,那么,以姚建萍为代表的新时代绣娘则扛起了苏绣艺术传承大旗。
大师身后有传人。姚建萍,一个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苏绣作品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她本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有人用“针尖上的芭蕾”盛赞她的刺绣作品,姚建萍自己说,“不是芭蕾,那是我的心血。”
蒋书记“月下追绣娘”
“绣后”故里喜得真传人
2003年4月,苏州木渎镇党委政府作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决定,让出老镇区6亩黄金宝地,斥资400万元,为一个叫姚建萍的绣娘建一座以她个人名字命名的刺绣艺术馆。
争议在于,姚建萍既不是名人,也不是要人。按常理,由政府出资建个人艺术馆,除非此人对当地有杰出贡献。此前,当地政府刚刚花巨资修复清末刺绣“皇后”沈寿故居。而更大的争议在于,新建的这座刺绣艺术馆主人,还不是土生土长的木渎镇人。一年后,在一片争议声中,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如期开张。
“事实证明当初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回忆起当初建馆争议,原木渎镇分管旅游的副镇长周菊英很是欣慰。她说:“姚建萍用她对苏绣的热爱和智慧,以及灵巧的双手,不仅让苏绣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光大,也让木渎名声远扬。”
周菊英现在的身份是镇人大副主席,虽已不再分管旅游,但听她绘声绘色讲起当初镇党委书记如何诚邀姚建萍加盟木渎的故事,那感觉就是现代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原来,沈寿因苏绣而得名,木渎因沈寿与苏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整理和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的时候,木渎镇把沈寿故居修葺一新。
沈寿故居修复后,木渎人碰到了一个新难题。既然是刺绣“皇后”的故居,终须摆上些苏绣作品,而且应该是苏绣精品才能与刺绣“皇后”的身份相匹配。但由于历史原因,木渎现已难寻绣娘身影,更找不到刺绣艺术大师。
这时,一位名叫姚建萍的镇湖绣娘跳入了时任木渎镇党委书记蒋根源脑中。何不把姚建萍请来,把沈寿故居作为她的工作室?此时的姚建萍虽说没有今天这般名气大,但屡获大奖,实力已不可小视,而且已与木渎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前,木渎镇修复严家花园后,专门辟出一厅,展出姚建萍屡次获奖的作品。蒋书记发现,每每陪同客人参观严家花园,客人们在姚建萍作品前停留的脚步最久。“如果把沈寿故居作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向世人展示木渎是苏绣艺术发源地的一种方式。”蒋书记让周菊英把姚建萍请到了沈寿故居。
三人走进修复后沈寿故居的四进老屋。蒋书记对姚建萍说:“小姚,以后这里全归你了。”但姚建萍对书记的慷慨似乎并不领情,感谢之余姚建萍表示,可以让几个学生来坐镇,至于她本人,觉得四进老屋太小。怕蒋书记误会,姚建萍解释道,已有上海一个镇里几次来人,开出了更好的条件请她去坐镇。“你不能去上海,因为苏绣的根在这里,如果觉得这里不行我们另找。”蒋书记有些激动:“我们这里乾隆皇帝都来过六次,还怕找不出一块留得住你的地方?”
走出沈寿故居,穿过一座小桥,蒋书记指着眼前的一片空地对姚建萍说:“你要是觉得这里好,我们就在这给你新建一座个人艺术馆。” “当真?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蒋书记的话,让姚建萍怦然心动,难道自己多年的梦想终于能在“绣后”故里成真?
蒋书记没有食言。当年,木渎镇拿出400多万元,给姚建萍建起了一座亭台楼阁花木掩映的刺绣艺术馆。新建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与沈寿故居一南一北一桥相连,象征着传统与现代刺绣艺术在“绣后”故里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坐镇“祥云小屋”一个月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五千年
8月,北京。烈日下的“中国故事·祥云小屋”虽有空调也难驱暑气,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川流不息,更增加了空气的热度。一袭漂亮的旗袍,一双纤纤玉手,姚建萍气定神闲。千根线,万缕丝,在针尖上舞蹈,在绣绷上跳跃,古老的苏绣艺术在针针线线之间焕发出灿烂的青春光彩。
整整一个月,姚建萍坐镇祥云小屋,用刺绣绝活向世界展示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每天面对上万人次的观摩,回答几百个同样的问题,生活节奏虽然紧张却一点也不感到累。”那些日子,每天要从早上6点半一直忙到晚上8点,中午要排队一个多小时才能吃上盒饭,但姚建萍回忆起在北京的这一个月,更多的是兴奋和幸福。
她是作为刺绣艺术的“形象大使”,被江苏省选拔坐镇“中国故事·祥云小屋”,用手上的绝活向世界友人讲述“中国故事”。“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向国人、向世界推介苏绣艺术的机会。我每天都对自己说,一定要以最好的状态,展示我们的苏绣艺术。”
这场奥运会属于中国运动员,也属于姚建萍。就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作为当代苏绣传承人,姚建萍代表苏州市向奥运会赠送了一幅2.9米×1.1米的巨幅苏绣作品《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这是姚建萍花了三年时间,精心创作的苏绣原创作品。作品构思巧妙,色彩运用精当,针法细腻,为众多艺术家所推崇,先后两次在奥运会重要场合展示。奥运会一结束,《和谐》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我是借苏绣的光,在奥运会上风光了一番。” 江苏“祥云小屋”内,有人悄悄观察了一阵,发现一大新闻:姚建萍面前的镜头最多,参观人群的脚步停留最长,观众发出的惊叹声最多。“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给苏绣艺术正名。”姚建萍说,“刚改革开放时,很多人过分看重眼前利益,一些粗制滥造的苏绣大行其道,在大家的印象中,苏绣只是旅游景点摆卖的工艺品。”
看了姚建萍现场展示的作品,听了她的讲解和演示,很多人惊呼,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苏绣。“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是希望出现的场景。”姚建萍说,“苏绣是一门艺术,苏绣作品是艺术品,而不是地摊货。”
奥博会结束前的答谢会上,主办单位专门给姚建萍安排了五分钟,给萨马兰奇等300多位出席奥运会的重要人物讲述苏绣艺术。台上,姚建萍没有辜负这难得的五分钟,她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娓娓道来,把现场观众看得眼都直了,中国苏绣和中国绣娘,深深地烙进了世界的眼球。
此时,十几台摄像机对准了姚建萍。“好多朋友在电视上看到,打电话对我说:这一刻,姚建萍成了世界的焦点。”姚建萍说,“其实,不是我姚建萍成了世界的焦点,应该是苏绣成了世界的焦点。没有苏绣艺术就没有我姚建萍的今天。”
就在电视播出的第二天,一位50多岁的北京阿姨,特意赶了三个小时路程,来到姚建萍所在的祥云小屋,只为要向姚建萍表达一份自己的敬意。阿姨拉着姚建萍的手说:“你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苏绣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还欣慰地看到,苏绣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在你的努力下得到了发扬光大。”她感慨地对在场的记者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几个能像姚老师一样,为了艺术传承而专心致志?”
“只有让人了解苏绣,才能让人喜爱苏绣。”事实上,姚建萍已把苏绣传承视作自己生命追求。此前,她曾多次作为民间“文化大使”,赴法国、荷兰等国开展文化交流。每到一处,除了展出自己的苏绣作品,都要现场穿针引线,演示苏绣艺术。姚建萍说:“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苏绣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义拍刺绣珍品捐灾区 一针一线透着绣娘深情
时间回到令人痛心的五月。“每天看电视、报纸上关于地震的消息,心里特别难过,尽管隔着千里远,心里特别想为灾区百姓做点事情。”当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姚建萍的心就与灾区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刺绣协会捐款的时候,姚建萍捐了,省文联捐款,她又捐了,“我还能做点什么呢?”姚建萍决定拿出自己一幅力作《小天鹅》义拍,再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
《小天鹅》是姚建萍早期花了三个月绣制而成的精品力作。在姚建萍心里,《小天鹅》见证了自己的刺绣艺术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蜕变,一直珍藏着,姚建萍说:“看着两只小天鹅相互依偎相互爱护的情景,我就想到灾区同胞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慈善捐赠拍卖会上,《小天鹅》最终被一位爱心人士李岸生先生以30万元拍得。姚建萍当场又加了20万元。当天,50万元爱心捐款带着姚建萍的心献给了灾区。
一个绣娘,用一针一线把自己与灾区人民连在了一起,体现了一位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姚建萍说,跟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这是每一位有追求的艺术家应该做的。
姚建萍的艺术追求大矣。她出生在苏州刺绣之乡镇湖,那里号称“八千绣娘”,耳濡目染,姚建萍8岁就跟着母亲拿起绣针。“后来我到沈寿故居参观,走访刺绣名人,查阅历史资料。每每看到大师们的作品,我都能感受到那里面有灵魂。”
她到苏州工艺美校的校办厂学习3年,系统学习苏绣的针法,接触了绘画、摄影等其他门类的艺术,随后又放弃每月上千元收入,抛下刚出生8个月的女儿,拜刺绣大师徐志慧为师。在3年学习中,她与老师同吃同住,每月只回一趟家,最终取回了“真经”。
取材于周恩来总理晚年接待外宾的最后一张照片绣制而成的《沉思》,是姚建萍对自己学艺成果的一次检验。姚建萍说,为了这幅乱针绣作品,她耗时8个月,瘦了 15斤。作品参加了镇湖镇举行的首届刺绣作品大比武,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绣品中,这幅作品以其细腻的质感、协调的配色、自然的明暗表现与传神的人物刻画,最终囊括了所有大奖。
姚建萍自己对这幅作品也比较满意。“绣肖像要对人体的基本结构、透视效果、明暗变化十分了解,否则就会显得死板。长时间以来,我们绣娘都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在进行绘画,不断地实践摸索。要动脑筋去表现不同面料的服装,还要绣出人物的气质和个性。”
此时,镇湖不少绣娘纷纷走出镇湖开店赚钱,身怀绝技的姚建萍却想着苏绣艺术更长远的未来。“苏州号称有十万绣娘,但真正技艺优秀的人并不多。镇湖有那么多人从事刺绣,应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姚建萍静下心来,成立了镇湖刺绣研究所,请来绘画、设计方面的老师,吸收当地优秀人才组成一支团队,凭借自己多年探索经验,培育刺绣新人。2004年在木渎建立个人刺绣艺术馆后,姚建萍的刺绣事业发展获得了质的飞跃。她开办刺绣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推广苏绣艺术。目前,学生已超过100多人。“我们不仅要把前辈的艺术精髓继承下去,更要有所创新,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弘扬刺绣文化。”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姚建萍和她的团队不懈努力,不断尝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作品的表现题材和表达手法都有了巨大突破。“传统苏绣的主要题材是‘小猫小狗小金鱼’。有一次一个朋友拿着张照片找到我,说建萍你能不能绣炼钢的?我一看照片愣住了,画面是沙钢一个车间铁水出炉的场景,钢化飞溅,烈火熊熊,热气腾腾,哪有刺绣绣过这个?可我决定试试。为了这幅作品,我跑了沙钢好几趟,听这些钢铁英雄讲沙钢的成长史,多次进车间采风,了解炼钢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掌握了人物的精神状态,这才动手设计作品。”姚建萍说,几个月后,当这幅挑战刺绣艺术表现能力的作品送到沙钢,那些钢铁汉子们被小女子用一针一线创造出来的雄壮场景深深震撼了。
姚建萍常说,艺术家最大的社会责任在于将艺术本身发扬光大。多年来,她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将油画、国画、人物、肖像等题材与苏绣艺术巧妙融合,把美术中的素描关系、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到刺绣中去,使传统苏绣有了质的飞跃。她创作的《父亲》,画面取自罗中立的同名油画作品,但她用自己的独特感情,让我们看到了父亲那大山一样皱纹深刻的脸庞,那混浊而又坚定的眼神,那只粗糙的似乎有些颤抖的大手,挂在父亲眉梢和鼻尖的晶莹的汗珠仿佛即将滚落,让人忍不住要掏出汗巾给父亲擦把汗。这种艺术震撼力与视觉冲击力的产生,是姚建萍多年潜心研究肌肉造型、色彩、绘画以及刺绣针法的成果。
“传统艺术的传承,其作品内容必须紧扣时代,只有让刺绣作品表现时代,见证时代,刺绣艺术才能生生不息。”姚建萍,正在用她的汗水和心血浇灌着艺术理想。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