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大英博物馆背后的罪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6-29
 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开馆。最初被允许进馆的必须是中产阶级以上者。直到1805年,大英博物馆才对所有大众开放。
  博物馆建成后,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引进自然标本、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约瑟夫·邦克斯爵士和威廉·汉密尔顿爵士是博物馆早期的杰出贡献者,他们为博物馆搜集了许多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物。19世纪初,博物馆更是大量从法国人那里收购掠夺的埃及文物。
 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军入侵埃及,带去的考古学家在那里发掘了很多珍贵文物,转手卖给了在那里的英国人。英国人将这些文物交给了大英博物馆。这批文物中有埃及石雕、木乃伊、护身符和人形棺材等,而最有价值的要数罗塞塔石碑(因为发现于罗塞塔而得名)。这块黑色花岗岩石碑高达1.12米,表面铭刻着埃及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记载公元前196年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颁布的法令。这些文字被英国有关部门公之于众后,法国学者商博良用了多年时间研究,终于破译,为一门新学科——埃及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大英博物馆收集东方文物的热潮是在20世纪初。当时,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地的文物被西方侵略者和文物贩子运到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有丰富的中国文物。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镇馆之宝”。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对中国敦煌的千佛洞进行再发掘,发现了许多可追溯到11世纪的经书和绘在丝织品上的画。斯坦因是个文物大盗,他在旅行中“发现”的珍贵文物先是送到大英博物馆检验,然后被英国、法国、美国、印度和伊朗等国家的博物馆瓜分。
  除了搜集中国文物外,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亚欧各地极有价值的文物,如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上的装饰性雕塑、美索不达米亚乌尔王朝的牛头竖琴、亚述帝国的浮雕与国王立像等堪称人类文明瑰宝的顶级文物。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