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人口文化与戏剧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2-21
  获得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的8部话剧和1部滑稽戏,数量不多,却都切入了人口文化的题旨。

  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厄尔尼诺”报告》早已蜚声剧坛。从人口文化的角度看,这不仅仅是一部从家庭和老年人婚姻展开的戏,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家人一天之内发生的变化使我们警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忽视当前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冲击?是做一个勇敢的弄潮儿,乘风破浪,为国家的发展建功立业,还是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走上一条身败名裂的歧路?说到底,这取决于一个人的素质。湖南省话剧团的《水下村庄》,真诚地讴歌了半个世纪以来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默默奉献的广大农民。你看,他们的家乡变成了水库,他们来到异乡的一片生荒土地上,为了国家全局的利益,在艰难中创业,在困苦中懂憬着未来。他们终于取得了成功。自然,要想真实地写出这一代中国农民的经历,便不可能一点也不触及以往“极左”政策下某些做法带给农民的伤害,但从总体上看,这不是一部消极低沉的戏,而是一部鼓舞人们昂扬向上之作。只要看看这部戏中农民的喜怒哀乐,领略到他们的宽厚和坚韧,你就会懂得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幸福的日子》,是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赞扬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同情。此剧对女资料员李辛的心理刻画是十分动人的。黑龙江伊春林业局文工团根据劳模马永顺事迹创作的《青山不老》,写了主人公从伐木到造林的觉醒。这体现了时代的走向、社会的进步。人类本应与太自然和谐共存。广州沛话剧团的《漫画苏虾》,以喜剧的手法讴歌了一个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憨厚、执著、可敬、可爱。广东话剧院的《生仔梦》,则以批判的锋芒,剖析了迎接新世纪之时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的封建流毒。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话剧《路在延伸》,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退而不休的老人为社区文明建设忘我拼搏的精神风貌。北京师范大学的话剧《爱的牺牲》,挖掘的是60年前在延安发生的一个情与法的故事的意蕴,引起我们?思考却是极其现实的。无锡市滑稽剧团的《真是害煞人》,至今已演出200多场,它给予人们的警示是: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这些戏剧带来怎样的人口文化的思考?我看集中于两点:一是关注人口素质的提高;二是高素质的人心中有他人。

摘自: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