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办“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2-09]
台北“故宫”为配合正在举行的“大观:北宋书画、汝窑、宋版图书特展”,五日起举行“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两岸学者都表示,两岸文物界学者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应加强交流探讨,以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据介绍,“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分四天举行,包括七场主题演讲和九场论文发表,内容涉及形式与风格、画题与源流、宋徽宗、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书为心画、青瓷之魁、典范的形象、造作与消费等方面。
来自台湾、大陆及美国、英国、日本的四十多位相关领域研究学者,从典范性的角度探讨宋代的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和出版事业等等。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相关领域学者的交流开始得很早,不少学者之间都已经是很熟悉的朋友。上海博物馆近四、五年来举办的几项大型展览,都邀请了台北故宫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来参加,单国霖本人也已经是第三次到台北。
他说,在学术研究上,两岸互补互动性很强。大陆开研讨会的研究范围,比较多的是对书法绘画本体、艺术的规律、文化意义的研究。台湾学者研讨的范围则较广泛地涉及图像学、社会文化等综合领域。大陆的研究更多地是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考察,台湾则引入了一些西方对艺术的研究方法。两岸的研究各有所长,又有相通之处。
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王耀庭也表示,好的展览要有高水平的学术讨论相配,两岸学者经常参加彼此举办的研讨会。毕竟每个人的研究范围有限,经常性的交流探讨令大家都受益良多,是两岸学者都乐见的。
同时,王耀庭表示,现在台北“故宫”与大陆的交流仍局限于学术领域,藏品互展目前还难以实现。单国霖则说,如果可以扩展到展品合作,集中各个大馆的优势强强联合,则会产生更大的效应,对学术研究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悉,此次“大观”特展内容包括北宋汝窑瓷四十七件、北宋书画八十七件、以及宋版图书三十部,多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单国霖称赞此次展览“有树立典范的作用”。(记者路梅、黄少华)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