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盖州发现大型汉代砖墓和贝壳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7-19]
4月上旬和下旬,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营口市文化局和博物馆、盖州市文管所对在盖州太阳升办事处沙沟子村和光荣村发现的汉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了7座墓葬,出土文物200多件。
沙沟子汉墓位于当地村民王永成家的西瓜大棚内南部,为砖筑多室券顶墓,平面呈“品”字形,可分为前室、后室和侧室,南北长69、东西宽64米。正面东西向并列的2个拱门和3面墓壁及砖铺地面保存较好,墓内3面间壁墙和拱门损毁较甚,墓顶已不存。该墓虽几经早期盗掘,但劫余文物仍有60多件,主要集中于后室北部,绝大多数为陶质模型(冥器),诸如仓、灶、井、甑、盆、盘、豆、壶等,另见有汉代五铢铜钱50多枚。侧室遗物较少,尚有陶灯、套盒、盘、勺等,而前室遗物最少,仅存陶耳杯和陶片等。该墓的相对年代约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
光荣村汉墓位于该村与张大寨村辖地交界处的一个沙场内。经多年非法挖沙,此处形成了一个长约130、宽约60、深达5—8米的大沙坑,在坑壁上暴露出6座贝壳墓和1座砖墓。今年入春后又经几次雨后塌方,破坏程度日甚。经过抢救性发掘,共清理6座,包括5座土圹竖穴贝壳墓和1座砖墓,皆为北偏东方向。其中3号墓是出土文物较多的一座。此墓的墓圹的南半部已被破坏,存长3.62、宽3.55米。圹底铺有一层贝壳,上置木椁,椁与圹壁之间及其上再以大量贝壳和回填土掩埋。随葬品集中置于椁内北半部,除了五铢铜钱外,多为瓮、罐等素面实用陶器和壶、钵、鼎、器盖、套盒等彩绘陶器以及灶、井盆等少量陶冥器。器表彩绘系以白、朱红等色绘成的波浪形和漩涡形几何纹饰,既有汉代风格,又有地方特点,其相对年代约为西汉早期。
此外,在发掘过程中,在沙场的东北边缘的一块菜地里还发现了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贝壳墓。墓圹开口长3.7、宽2.76、深1.6米。该墓展示了椁内原葬布局:多数折腹罐、钵、壶和冥器等置于北部,人骨架2副,按男左女右的形式并列置于中南部(其中女性已朽无),在骨架之间再顺置3个大陶罐。
沙沟子砖墓和光荣贝壳墓均为辽南地区少见的规模较大的汉墓。前者的双门、多室和劫余随葬品中个别鎏金饰件、彩绘漆器残迹的存在以及后者中随葬较多的个体硕大的实用陶器和诸多彩绘陶器等,均表明这些墓的墓主人并非汉代的一般先民,当与史书中所记载的汉代所置平郭故城(即今之盖州境内)有关。(禺斤)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