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山东蓬莱水城小海发现元明时期大型海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6-10


蓬莱水城位于山东省蓬莱市的北端,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港和古代海防设施。小海居水城中部,自古是各类船只屏风静浪的码头。去年7—11月,在蓬莱水城小海清淤工程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蓬莱市文物局联合组队,对清淤过程中发现的古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发掘面积1200余平方米,共发现3艘大型海船,出土了瓷器、陶器、石器、料器和松籽等各类植物籽粒,取得了重要成果。

古船位于南小海的西南角,均为古代大型木制帆船。2号船残长22.5、船舯残宽5.6米。艉部和后面的舱壁板及船舷以上的船板已损坏,主龙骨、艏柱保存较好,为粗壮的圆方形。该船保存有6道舱壁板和6道舱壁板的残痕,共保留约12个水密舱。前桅座因扰动移至艏柱左下方,中桅座、后桅座被破坏,中桅座在第8舱保留有残痕,此船约有16个舱,比1984年清理的1号船(14个舱)大,底板用材也显粗壮。

3号船残长17.1、船舯残宽6.2米。艏部、艉部遭到扰乱,艉龙骨、船舷以上外板已损毁,主龙骨保存较好。3号船保存4道舱板和3道舱板残痕,可见8个舱。后桅座不见,中桅座保存较好,前桅座被现代灰窖扰至船西部淤泥中。中桅座位于第5舱,该船约有10个舱。

4号船,虽残存4块底板,但保存较好,船材也十分粗壮。船材位于3号船西南侧淤泥的上方,保存较好,可能用作舵杆。

本次古船清理的出土遗物比较丰富,瓷器有青花瓷碗,青瓷碗、碟和罐,酱釉瓷瓶、瓷罐和瓷碗,还有一件高丽青瓷小碗等;陶器有船形壶、缸和盆等;石器是石球;料器只发现了一件料珠。此外还出土了青砖、灰瓦和粗长的棕绳、草绳、竹席及松籽、瓜籽和菜籽等。根据出土器物和层位关系,初步推定2号船的废弃年代为明代中晚期,3号船的废弃年代为元代或元末明初,4号船的年代不详,大约与3号船相近。

2、3号船型和构造技术差别较大,应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2号船的造型结构反映出当时较先进的造船工艺。2号船与1号船、浙江象山古船等相似,属于大型近海战船。3号船比较宽短,加固技术以木作为主,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船底较尖,吃水较深,船速也相对较慢,船板横向采用鱼鳞搭接技术,纵向以直角同孔相连,铁钉较2号船少,不见挂铁锔的工艺,多见木钉、木榫或木栓等木作技术。3号船与浙江泉州的宋代船和韩国新安元代古船等相近,应该是货船。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