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退休教师钟情根雕书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4-08


曾在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中,以历时半年创作的巨幅根雕书法作品《岳阳楼记》获得创新奖的广东省揭阳市退休教师黄传铭,近日在其根玩室举办根雕作品展览,好评如潮。

  根雕书法就是以树根作为汉字的点画,将其固定在木板上,而成为一幅书法作品。现为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黄传铭儿时爱玩乐,青年学技艺,老年修养生,他对书法素来喜爱。其中对根雕书法特别钟爱,认为它既有中国传统的书法美,又有立体形象,线条流畅,更具观赏价值。10多年来,黄传铭从学习书法转向玩起根雕书法。其获得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创新奖的《岳阳楼记》根雕书法作品,长2.56米、高l.67米,整篇共由365个根字组成,全部用天然树根雕塑而成,根雕字嵌在12块条形杉木板上,最大的字约10厘米见方,最小的字仅l厘米见方。这是黄传铭自2003年12月中旬至2004年7月间10次上山采根,历时180多天精心雕塑而成的。树根书法《岳阳楼记》,全部采用相思树根巧妙组合而成,在树根粗细曲折的变化下,形成状若狂草的奇文。

  黄传铭今年64岁。退休后,他办了个“根玩室”,以苦练书法和研磨根雕艺术作品来陶情养性,安度幸福的晚年。他钟情根雕艺术,并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根雕艺术结合起来,创作的根雕书法获得了成功,深受行家的好评。

  根雕书法之美出于苦———费工费神。每次创作作品,黄传铭都要煞费心血。一幅根雕书法的诞生,从作品的构思、字形的大小、木板选择及章法布局等,都要先在心中成稿,然后再到自然界去找木质好、形态奇,又符合字形所需的树根,回来后,又要进行筛选、修整,更要待其湿度适合时,才能固定在木板上。字钉好后,除要按章法布局修改外,又要等树根晾干后再上墨,这更是要小心翼翼,因为每一个点(划)都要涂上三面(上、中、下),又不能把墨抹在木板上,然后再落款盖章,加上圈饰,等油墨风干后才可上油漆。至此,一幅树根书法作品才能问世。

  如今,年近古稀的黄传铭又在自己的“根玩室”举办了规模不小的“根雕艺术作品展”,并为群众撰写春联。他说,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切磋技艺,促进民间文艺的交流和发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