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愚公移山》被撤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3-22]
画法模棱两可,曲解寓言内涵,主题晦涩难懂。最近在一家美术杂志上刊出的井士剑油画《知识界——愚公移山之一》让人越看越糊涂。本来这幅画近日将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后又因种种原因被展出方更换作品而撤展。
在这幅油画中,一名身着西装的年轻人站在山坡上,伸出右手指向前方。旁边,一只黑狼恶狠狠地扑了上来。画面下方,另一名年轻人驮着小孩缓缓地爬上坡,看着上面发生的一切,小孩的头藏在黑狼身后。有读者致电本报反映,不明白艺术家为什么要用“愚公移山”命名这幅油画。典故“愚公移山”讲述90岁高龄的愚公开山修路,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的故事。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也引用了这个典故。从此,“愚公移山”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和口号。而艺术家现在这样解构典故的寓意,让人不解。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油画作者井士剑先生。对方表示,这幅油画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自然拯救的意识批判。井士剑说,画面中站立的年轻人代表着对当今文化有忧患意识的青年,他的手指着一种出路或方向。画面中的狼和人的冲突,喻示着自然和人的矛盾。黑狼的攻击,代表自然对人类猛烈的反冲击。而另一名年轻人则从视野之外爬上来,观望生存环境。这幅作品对人和自然界关系进行反思,同时体现知识分子对当代文化的焦虑心情。
昨天傍晚,记者采访了美术评论家谢春彦先生。谢先生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著名油画大师讨论后表示:作品内容比较晦涩,让人较难理解。谢先生说,从技法角度看,画面中有关人和狼的刻画,应该属于写实主义,但作者又融入了荒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成分。他的绘画手法介于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显得模棱两可。“愚公移山”在人们的脑中已经形成了比较趋同的看法,表达了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而画面内容只像是“狼来了”,文题之间似乎没什么联系。
专家认为,艺术创作的方式虽然自由,但是艺术家的作品既然面向大众,就要有社会责任感,要通过富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带给人们良好的文化启示,而不是拿这些模糊的、朦胧的作品“愚弄”大众。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