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版年画春节热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2-20]
春节期间,位于天津市古文化街和西青区明清仿古街上的几家杨柳青年画门市格外热闹,前来参观和选购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在北京、济南、吉林等国内其他城市,传统的木版年画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年画不但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也已经变成了价值颇高的收藏品,成为国内外收藏界的新宠。
年画市场风风火火
“给我来张‘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春节期间,天津西青区一家杨柳青年画馆的师傅们忙得是不亦乐乎,几百平方米的画馆里人头攒动,有参观各时代年画展示的、有观看木版年画现场制作的、有正在选购年画的……画馆的负责人楚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对传统木版年画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些喜庆吉利的年画题材自然卖得好,此外能满足人们其他祝福祝愿的年画也很有销路,如“莲生贵子”等。一些大公司甚至批发制作一些“大发财源”类的年画,作为礼品送给客户。据他讲,买画的顾客很多都是外地和国外游客,尤其是国外游客,他们很喜欢年画这种中国民间艺术。
在四川绵竹则是家家户户贴年画过新年的喜人景象,无论是老木板房还是新楼大厦,年画几乎成了遍布全城的新年装饰,整个小城就像是一幅鲜活的《绵竹迎春》图。绵竹年画同杨柳青年画一样也是国内闻名的传统木版年画,有千百年的悠久历史,以前是作为民间自发的一种喜庆方式,到如今已变成了一种时兴的民俗活动,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购买。
在著名的传统年画“作坊”山东潍坊年画杨家埠村,这个仅有300来户人家的小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赶印年画,春节期间国内外旅游者在此购年画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以前,这里年画的消费市场以农村为主,多是灶王、门神等较为简单的品种。而现在,年画的消费群体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年画销量已占到总销量的60%。对于年画的题材、内容和纸张,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高档化。据了解,城里人买年画,一是用于家庭装饰,二是用于收藏。
面对传统年画市场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人们才发现,那些曾经被淡忘的传统年画,如今作为收藏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和国内外交流礼品,又重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收藏群体仍需培育
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一些博物馆中,中国木版年画的收藏非常丰富。河北省武强县年画博物馆中,有20多幅珍贵年画的复制品,这些年画的真品现在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部分博物馆中,在国内已经成为了绝版。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副馆长郭书荣告诉记者,国外很多学者、专家对中国年画兴趣很高、了解也很深刻,每年来武强年画博物馆的国外专家、学者就有上千人。相对而言,直到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才发现了木版年画的价值。
有“中国年画收藏第一人”之称的王树村先生说,年画创作有三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这正是中国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和创作原则,也是传统民间艺术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中国的传统木版年画在民间拥有一定的收藏爱好者,木版年画的价格在一路攀升。2000年北京拍卖会上一拍品“新年画选集”解放区木版水印16散张,底价3000元,结果一直拍到8800元高价;另一件木版印年画也从1000元拍到9600元。有收藏家说,由于年画是贴在墙上的艺术品,每年都要更新,保存起来很困难,品相好的精品存量不多,因此现在的价格仍是低价位的。
对于年画收藏,专家认为收藏年画应选择一些闻名于世的年画作坊印制的年画,如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四川绵竹、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以保证年画质量。当然年画年代越久远、印刷越精美、存世量越少就越有收藏价值。近代和当代的年画价廉物美,但如果要投资的话,就应选择那些保存完好的古旧年画。
对于年画收藏的前景,一些收藏界人士指出,杨柳青、朱仙镇等传统木版年画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瑰宝,不过目前国内的年画收藏市场还需要培育,就像目前活跃在国际上的日本浮世绘,当年只是被用作包封纸。虽然传统的年画市场才刚刚启动,但这也给收藏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记者于娜)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