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一处周朝大型高级贵族墓地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2-12]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举行的全国考古工作汇报会上介绍说,不久前在陕西省韩城市发现了一处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高等级贵族墓葬群,初步发掘出土了众多的青铜礼器、金器与玉器等。
专家认为,这是陕西近三十年来发现的未曾被盗掘的特大型两周时期墓地,对研究陕西及河西地区周代的考古学文化,尤其是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陕西考古所副所长王占奎在全国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说,经考古调查,在梁带村发现了两周时期的众多墓葬与居址(两者相距约50米),其中墓地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在墓地内共发现西周、东周墓葬103座,车马坑17座,除了4座带斜坡墓道的大型墓葬外,其余的大多为中型墓葬。
在发掘的编号为19的墓葬内,在棺椁之间的东侧自北至南依次放置有青铜礼器14件,即4件鼎、4件簋、2件方壶,甗、盘、盖盆、盉各1件。在南侧放置有4件铭文青铜鬲,记述了“内(芮)公作鬲”“内(芮)太子作鬲”的习语。在墓主的颈部还发现由玛瑙和玉牌饰、玉管组成的项饰,在其两手腕部和臂部有四串饰。玉器有方形牌饰、虎、觿、蚕、泡等,从颜色上看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等,外棺顶板上还放置了4件保存较好的罕见铜翣。
韩城梁带墓地考古队队长孙秉君说,19号墓为一椁两棺结构,出土玉器制作精美,以龙纹为主要题材,年代分属为商、西周和春秋三个时期。大量组合清楚、由青铜鱼、玛瑙珠管、陶珠、石坠或贝币等组成的串饰,排列有序,放置位置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的串饰,是我国已发掘的周代墓葬中首次发现。
陕西考古所所长焦南峰认为,根据以往发掘的晋侯墓地和虢国墓地的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梁带村4座带墓道的大墓当为诸侯级墓葬。关于墓地的国别,在今韩城市有少量梁城城墙,并有梁伯戈等器物。根据出土物和勘探发现的墓葬分析,这些文化遗存从时间、空间和文化属性看,有可能是梁国贵族墓地。
(信息来源:新华网长沙 记者冯国、明星、喻菲)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