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流失海外八十载,龙门佛雕今回归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0-24



  10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洛阳东山宾馆举行“龙门石窟流失海外文物回归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利用财政部专门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专项经费”从海外征集回国的七件龙门石窟流失佛雕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

  据介绍,此次回归的七件文物包括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佛头像一件,唐代佛头像两件,唐代观音、天王头像及飞天造像各一件,另一件北魏风格弥勒头像可能与龙门石窟古阳洞造像有关。其中,两件佛雕已被分别确认为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头、龙门石窟火顶洞观音头像,并可予以复位,尤为珍贵。上述文物分属美籍华人陈哲敬先生和另一美国私人收藏家藏品,长期流失于境外,2004年国家文物局掌握相关线索后,由所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严格履行专家论证程序并经龙门石窟研究院确认无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于近期利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专项经费”征集回国。

  据介绍,此批文物均系上世纪前半叶不法奸商自龙门石窟盗凿出境,是北魏晚期至盛唐(493—756年)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期的优秀作品,展示了在龙门形成并影响全国石窟造像的“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两种划时代的造型艺术的风采,展现了北魏、唐代典型的皇家石窟寺造像艺术风范,是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专家指出,这批文物能够在被盗凿八十余年后回归合璧,对恢复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古阳洞高树龛北魏释尊佛头,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而且为著名杨大眼大龛上方一列小型龛中现知唯一存世的一件主尊佛首,该龛左侧“造像记”为赫赫有名的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之一,是魏碑中之佼佼者,现复位合璧,价值不言而喻。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负责同志指出,这批流失海外八十余年、颠沛辗转于欧美各国的珍贵文物能够回归祖国,是党和政府倾力抢救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具体成果,是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文物工作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决心,对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海内外华夏儿女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会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负责同志介绍了财政部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有关情况,自财政部2002年设立该专项经费以来,国家文物局领导所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已成功自海外征集了百余件(套)珍贵文物,并陆续正式展出,对丰富国家收藏、抢救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布会后,龙门石窟研究院在龙门石窟礼佛台隆重举行了“流失海外龙门石窟文物回归庆典”,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洛阳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庆典,并为庆典剪彩。龙门石窟研究院举办的“流失海外龙门石窟文物回归特展”同期开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