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秋拍精品寻觅艺术品投资热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0-15]
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虽未正式拉开帷幕,但预展中的精品已经让投资者眼花缭乱了。无论是中国书画,还是西洋油画,以至于邮票钱币,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珍品。或许这些珍品的归属只是少数买家所关心的,但是综观这些珍品的分布以及特点,却可以使我们对于今后的投资热点有所了解。
名家珍藏依然抢眼
流传有序历来是收藏投资的重要法则之一。在此次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拍品中,各个门类均有名家的系列珍藏。中国书画中有香港攻玉山房、香港务本堂、台湾澄和堂以及内地的大石斋和白石自珍专题瓷器工艺品专场中有来自著名学者郭和卿生前珍爱的10余件葫芦藏品;古籍专场中则有顾氏藏书的最后封笔以及路东之梦斋藏甲骨文;邮品钱币专场此次可谓阵容强大,除了著名集邮家沈曾华先生的藏品专场之外,还有马定祥和陈达农的钱币专场。
香港苏富比此次推出了两个重要的私人珍藏:臻美珍瓷--亚洲私人家族匮藏和玛丽及庄智博文房瑰宝珍藏:前者一共有12件中国御瓷珍品,搜集了由明初宣德年间至18世纪清乾隆年间最罕见难得之极品珍瓷,件件巧夺天工,完美无瑕;后者则精选名家文房瑰宝共148件,系列中之文房珍品,以古树根、犀牛角、玉及铜等不同物料制成,是自然和谐之融合。
名家珍藏的大量出现,对于投资者是一个机会,不仅可以购买到那些流传有序的拍品,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还有不少的捡漏机会。由于一位名家的收藏往往是系列的,其中不仅有精品,还有许多普通的藏品,这些藏品一般起拍价都非常低,但其中也蕴涵了收藏家的心血,无疑也增加了其中的附加值,给资金不多的有心人一试身手的机会。
顶级珍品昭示热点
此次秋拍的顶级珍品,不得不提到沈曾华先生珍藏的区票孤品稿字四方连(见右下图),目前存世只有一件,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最著名的珍罕品,被集邮家们誉为中国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邮票,现已列入世界珍邮之林。1988年日本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图鉴》标价:每枚170万日元,四方连为1500万日元。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单枚票20万元。此次的四方连实在是首次在拍卖会露面,其成交价必然会对解放区邮票乃至整个邮票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见左上图),则将对整个瓷器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仅是因为其估价超过9000万港元,更因为此双耳瓶是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花瓶,再送往宫中由御画匠再加绘珐琅彩饰。市场经验告诉我们,每每天价出现的时候,市场热点也会随之出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上半年元青花瓷器高价成交,使明代青花瓷的拍卖成交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这使我们更关注此次秋拍中的顶级珍品。
关注市场新兴力量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市场中的新兴力量。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安东尼·桑克罗夫特最近发表了一篇《全球新富追逐艺术珍品》的文章,对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进行了分析,其中写道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新贵追逐日益稀少的艺术珍品,使得高端艺术品市场持续走强,中国等新兴市场买家日增使得拍卖行前途光明。特别是目前海外市场上,近年来在对冲基金和衍生品交易投机中大赚了一笔的美国人,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像元青花以及王蒙的精品制作都是美国人购买的,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技巧,在看来同样成熟的艺术品和古董市场再赚一笔。
他们的每次出手都会对于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此轮秋拍中,他们会选择哪些精品,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来源:上海证券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