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古陶瓷DNA库降生于浙江古窑址标本中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9-28]
浙江是举世闻名的瓷器发源地和青瓷的主要产区,迄今已在全省范围内发现商至清代的古窑址1700余处,而浙博收集了绝大部分珍贵瓷片。“浙江古窑址标本中心”也是国内首个浙江古陶瓷“DNA”库。
记者看到,展厅内共设展柜90多只,分成越窑、龙泉窑、瓯窑、婺州窑、南宋官窑、其他窑口等几个区块。作为科研与信息交流中心,展厅内将设置多媒体电脑检索系统。全省古窑址概况一览表、全国重点窑口简介、浙江古代各窑青瓷精品简介、中国古陶瓷研究文章目录等均收入其中。为便于研究,展厅内除了设有标本观摩区以外,还辟有专门的区域,用于展示古陶瓷也可做“亲子鉴定” 。
专家介绍,目前,古陶瓷的鉴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鉴定者对古陶瓷器物长期研究得出的经验来鉴定,就是俗称的眼学鉴定。另一种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器物进行的科学鉴定。
目前,国内外古陶瓷鉴定采用的多是眼学鉴定的方法,由于这种鉴定依据的“非标准化”,使其很难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标准,在权威性上打了折扣。而科学鉴定主要通过微量元素分析,以此来判定样品是否为真品。
浙博常务副馆长陈浩说,标本中心还将建立古窑址标本的微量元素数据库和古窑址标本的热释光编年体系,为出土的浙江古瓷的烧制年代提供科学依据。
(新华网)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