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辽墓发现精美壁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1-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金考古队于2000年6--8月对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石门沟墓地以及水泉沟墓地等辽代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
石门沟墓地是一处平民墓地,共有墓葬约20余座,清理10座。其中3号墓较大,为有墓道的圆形土洞墓,形制较为特殊,地表有表明墓道方向的明石。其余墓葬均为土坑竖穴石板墓,少见随葬品,仅个别墓葬出土灰陶篦点纹罐,葬式有直肢葬和屈肢葬两种,地表有圆形或方形石头堆作为标记。
水泉沟墓地是一处较为重要的贵族墓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簸箕形山窝的缓坡上,前方地势开阔。此墓地已有20余座墓被盗,破坏较严重。此次工作共发掘了7座墓葬(此外还清理了1座近期被盗墓),除1座小孩墓为土坑砖矿石盖墓外,均为有墓道的中型墓葬。
其中5号墓为方形砖石混筑单室墓,南道两侧各有一长方形耳室。2号墓为圆形石室木椁墓,保存较好,由长阶梯墓道、甬道、东西耳室和主室组成,圆形主室直径约5.5米,石筑墓室内有木椁护墙,叠涩券顶,建筑讲究。最为重要的是,2号墓有保存较好的棺床小帐和尸床,尸床前有木供桌。小帐内壁均装饰有帛画,有些已经自然损坏,残存有散乐图、庖厨图、享逸图、庭园图、门神图等内容,有些画面右上角还题有汉文四言诗。整个画面生动传神,十分精美,笔法简捷,线条流畅,工笔考究,是难得一见的工笔画精品。2号墓为夫妇合葬墓,出土带文字的漆盏等实属罕见。
4号墓为八角形石室木椁墓,由阶梯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直径约3.8米,墓室内有木椁护墙,棺内有尸床。此墓在墓道和墓室填土中出土一具羊头骨和8个马蹄骨、2具马头骨,对于认识辽代葬俗等具有重要价值。4号墓还出土了一座龟趺座石碑,上部雕有二龙戏珠,正面额题为汉文“望坟碑记”,正文楷书“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约700余字,背面题为契丹小字“室鲁太师墓志碑”,约300字左右。这块双文石碑为研究契丹文字又提供了新的资料。此外,4号墓还出土大量金银器、铜器、铁器、木器,以及瓷器和釉陶器等,其中酱釉龙嘴执壶较为罕见,堪称精品。通过初步研究,可以确定水泉沟墓地是一处以辽代中晚期为主的契丹中型贵族墓地,4号墓石碑有明确纪年,提供了重要断代依据。
通过这次发掘,对于辽代贵族墓地、平民墓地的地表特征和分布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获得了一批较为典型的契丹贵族中型墓地的实物资料。
来源:中国文物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