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冯骥才:我国民间文化研究队伍薄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9-02


民间文化发扬广大,需“理论支持田野”

今天,国内首个“民间美术分类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冯骥才、薄松年、张道一等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出,目前,民间文化研究处境十分尴尬。民间文化发扬广大,亟待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作为理论支持。

冯骥才说:“目前我国民间文化的专业研究队伍十分薄弱,不少领域根本没有从事研究的专业人员。许许多多民间文化事项——不论是独特的民俗还是多样的民间艺术,仍是学术的空白,甚至从来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比如古民居这样博大的民间遗产,直到今天还只是为建筑学家们关注,而没有民俗学家和人类学者的涉入。”

当学者利用田野普查将民间文化搜集上来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分类方法来对其进行整理,是民间文化面临的一个严肃现状。如果长期没有标准的分类方法,最终历经千辛万苦搜集上来的民间文化仍然只能各行其是,参差不齐,缭乱无序。例如皮影、木偶、面具等民间文化往往被划分为民间美术,实际上,专家指出,这些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戏剧和舞蹈,应该划分为戏剧类更为妥当。

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张道一先生指出,长期以来,民间文化领域的研究者们很少对民间文化理论的基础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对于千头万绪的民间文化的总体把握和认识,非常不利于我国民间文化的发展。

除了民间文化的分类问题,专家们还就“民间文化的拯救与保护”、“田野调查与理论支持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人民网(记者赵婀娜)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