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三大怪象冷了成都收藏市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7-23



  无论是字画、瓷器、玉器还是钱币,这些收藏品都潜在着诱人的财富空间。近日陈逸飞、启功等书画名人逝世后,其作品备受收藏界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士把目光转向了收藏市场。文化底蕴深厚的成都,收藏市场现状如何呢?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收藏市场相比,成都处于什么地位?老百姓对目前的收藏市场持什么态度?本报记者近日就这些问题,对成都的收藏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
  
  无奈现状
成交额不断下降
  
  “拍品收回……”,拍卖师在一次次无奈宣布的同时,也一次次无情抽打着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成都的书画及古玩收藏市场被一片低迷所笼罩,毫无生机。
  
  让我们来回顾成都书画拍卖一次次惨重的历史。
  
  2003年9月7日,成都举行中国首届国家出版原作美术作品拍卖会,成交额仅有20万元左右。
  
  2004年5月9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西部文物拍卖会上,成交价最贵的一件艺术品3.8万元,整体成交率仅10%。
  
  2005年1月9日,四川天意拍卖公司举行迎新春书画展。最终成交作品只有50多幅,不足总标的数280幅的零头。
  
  成交额、成交比例不断下降,这就是成都近年来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真实写照,让人看着惨不忍睹。
  
  书画艺术品方面的交易如今主要通过拍卖进行,那么成都全年的书画文物拍卖到底在成都全年的拍卖总额中占多大份额?
  
  记者昨日走访了四川省拍卖业协会,不过在拍协近几年成交额的统计中居然找不到文物拍卖的任何成交数据。据省拍协一位副会长介绍,去年成都拍卖的总成交额为56亿元左右,但由于成都的文物拍卖成交额非常少,所以拍协也不统计。而据了解,现在全省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仅有翰雅拍卖一家。
  
  现象探秘
  三大现象造就冷清市场
  
  成都市民为何现在对收藏如此冷淡?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很多收藏界人士。他们均表示,成都的书画市场需要大家来培育。如文化部门应该联合拍卖公司,定期举行拍卖。细究缘由,成都收藏市场存在着三大怪现象,而这正是造成成都收藏市场衰落的主要原因。
  
  怪现象一:假画热销真画遇冷
  
  35平方米的办公室,书柜里放着一整套美国哈佛大学的MBA教材、四大名著等,但是新书还没有开封;墙壁上挂着各式名家书画,但都是赝品。
  
  其实成都很多公司老板办公室的装修都是按照这种“新赝结合”的方式。记者曾经和一位公司老总闲聊时,这位老总告诉记者,自己本来对书画没什么研究,用书画来装饰办公室,只是觉得流行,外来人看了也觉得有品位,因此何必又去花大钱买真画呢?反正客人来了也不容易分辨出真假。
  
  “成都的假画应该比真画更有市场”,成都市收藏家协会一位专家向记者直言。
  
  他向记者介绍,一方面由于造假工艺的发达,一般人乃至收藏家几乎都很难分辨作品真假,赝品越来越多,基本上已经滥市,一方面冲击了书画真迹的可信度,打击了消费者的收藏信心,因为收藏一幅真画和收藏一幅工艺极高的假画在常人眼中没什么区别,即使收藏的是真迹也得不到大众认可,最后也成了孤芳自赏变得没有意义。
  
  另一方面,这样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假画市场。反正没法辨别就干脆不辨别,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人专门购买假画,一来假画还是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可以用这些以假乱真的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或者办公室,二来花钱也不多,目前成都也有专门制造和销售书画赝品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假画比真画更有市场。如启功的一幅书法作品,原作按每平方尺算起码要3000元~5000元人民币,而北京一些书画市场上的赝品价格仅为300元~500元,假画的价格只相当于真画的1/10,有的甚至更低。
  
  怪现象二:成都人热衷私下议价
  
  省拍卖业协会一位副会长表示,赝品的冲击、成都缺乏投资者以及成都经济发展现状都不是造成成都文物市场没落的主要原因。因为文物收藏的消费群体并不是各个阶层的社会人员,而且这也不现实。
  
  目前成都范围内专门从事收藏的人员达到了3万人左右,从这方面看成都文物市场的消费群体已经比较大了,而其中七八千人在行业内已摸爬滚打了近10年,算得上是文物鉴定方面的专家,一般的赝品他们一眼就可以辨别出来。因此赝品和缺乏投资者虽是文物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造成市场冷淡最主要的原因是,成都的文物投资者已经把私下的议价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交易方式。他们习惯通过到民间去以议价的方式低价收购,而对于拍卖的方式,他们总是认为价格过高,不划算。如一件文物他们很可能在私下以几百元就收购了,但是在拍卖会上却要几万元。
  
  同时,一个成熟的文物市场需要很多大企业、财团的参与才能更活跃。如北京、上海、云南等,当地就有很多大企业愿意投资文物。云南的红塔集团就是其中一个,几乎每次拍卖会他们都会参加。而四川像这样的企业少之甚少。对于未来成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该如何发展,四川翰雅拍卖的盛总表示,这需要更多的拍卖企业来参与,同时也需要四川的文物投资者逐步改变投机的方式。
  
  怪现象三:竞买者多是外地人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成都的经典艺术品储量也相当丰富。
  
  我们在每次拍卖会上都发现,竞买者中外地人占有绝对优势。成都一位搞收藏多年的黄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成都的收藏市场中,有一批外地人专门在四川收购书画艺术品,然后再转手到异地市场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书画艺术品交易比较火爆的城市,往往能卖个好价钱。
  
  黄先生举例告诉记者,成都的一些书画家在全国也很出名,他们很多作品在北京的市价都很高,比如邱笑秋的画在北京市场上可以拍到10万元左右,而在成都买画相对来说要便宜很多。因此经常有人打飞的到成都收画,一些好画一年后几乎可以升值1~5倍。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