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巨幅唐代壁画全貌现身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6-28]
10多米长的墓道两侧绘着巨幅壁画,画面上龙腾虎跃,人物﹑马匹栩栩如生,随着洛阳新区唐代壁画墓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罕见的唐代壁画全貌展现于文物专家面前。观摩这些巨幅壁画,让人恍若穿越历史时空,回到了1000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有关专家称,墓中壁画画幅之大﹑艺术之精美,为近年来唐墓发掘之最。
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这两座墓为唐睿宗李旦(公元662年至公元716年)当皇帝前,做安国相王时两位孺人(夫人)唐氏和崔氏的墓。
壁画题材极其丰富
两墓相距不足百米,墓中壁画内容极为相似。从墓道口开始,两座墓的墓道、过洞、天井、甬道两侧依次绘有青龙、白虎,代表东、西方位;人物、马、骆驼等,构成出行图;过洞两侧绘有面目狰狞的门神,为长眠地下的墓主守门;天井和甬道两侧绘有扈前侍卫、童仆等各色人物,再现了墓主生前奢华的生活,其中人物、马匹、骆驼尺寸和真人、真马、真驼相差无几。
目前,唐氏墓内壁画共残留有人物38个、马4匹、骆驼2匹、青龙1条、白虎1头。位于墓道口东侧的青龙,长5.4米,口吐长舌,爪踏祥云之上,呈凌空欲飞之态。马和骆驼肥硕强健,虎虎有生气。墓道西侧一个牵驼人头戴三角形软帽,从面部看为胡人。有意思的是,该墓天井两侧还绘有两个五六十厘米高的侏儒形象。
崔氏墓中壁画整体保存较差,残留有人物14个,马、骆驼各2匹,青龙1条,白虎1头,其中墓道北段两侧一组人物保存完好。东侧一人物着红袍,手持弯弓,背着剑壶,壶中有箭;身上还斜挎一猎物雕,雕嘴张开。过洞两侧绘有两个门神,面目狰狞,均背三尺长剑,一手握剑柄,一手执剑鞘,呈拔剑出鞘状,极具动感。
直观展示唐代社会。
据介绍,因这两座墓的墓主均为皇亲国戚,为其作画的画家也应为宫廷画师。因此,这两座墓的壁画内容丰富,绘画技巧高超。两座墓壁画中人物众多,但面貌、服饰各不相同。壁画画幅巨大,但现场没有打底稿时留下的痕迹,说明画家画前没有打底稿,而是经过构思之后,运笔一气呵成,使壁画线条显得简洁流畅。墓中壁画由红、黑、黄几种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虽经千余年仍然色彩绚丽,让考古工作者惊叹不已。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介绍,这两座墓壁画反映的内容多为现实生活。因此,这些壁画在向我们展示唐代绘画艺术成就的同时,也直观、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唐代社会,特别是唐代上层社会的生活场景,为我们了解唐代的政治、历史、绘画、服饰、葬俗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两墓壁画画幅之大、艺术之精美,为我市以前唐墓发掘所未见,在国内唐墓发掘中也属罕见。
另据了解,这两座墓历史上虽屡遭盗扰,墓中随葬品多数已被劫掠一空,但考古工作者从没有遭到盗掘的两个不大壁龛中,依然出土了300件二三十厘米高的红泥陶俑,由此可以想象两座墓当初的随葬品是多么丰富。
来源:洛阳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