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边角余料再现中国古玉石文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6-14



本是无人问津的玉石边角余料,经过岫岩人朱万发的超声波玉件生产线打造后,摇身一变成了我国古代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作品。昨日,在朱万发工厂的展台中,新石器时期的人面饰、红山文化的太阳神、商朝的玉人等近百种复古玉件再现了中国的古玉石文化。

朱万发从事玉件生产已经有十多年了。原本他做的也是些普通的玉件,但随着对玉器行业认识的不断加深,他渐渐觉得那些恭喜发财、子孙万代之类的普通玉件题材太庸俗,做一些能够反映中国玉石文化的玉件更有意义。

朱万发在资料中发现,从古至今留下来的经典玉石作品做工都特别精细,人工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出来。因此朱万发便想通过机器来代替手工雕刻。在岫岩科技局的帮助下,经过一年的研究,朱万发终于掌握了超声波生产玉件以及复古技术。为了增加作品的艺术品位,他又到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请专家专门搞设计,最终通过超声波机器生产出酷似古代玉件的产品。

仅玉璧一项,朱万发就做了五种,有战国的天蚕璧、清代皇帝祭天用的谷纹璧、汉代的蟠螭璧等玉璧都是当时最经典的作品。为了合理利用玉石资源,朱万发把目光锁定在岫岩玉石的边角余料上。经营了十多年的玉器,他深感玉器生产对玉石的浪费太大。他告诉记者,市场上的玉件基本上都得用好玉石去磨制,而在磨制过程中,有时磨成玉件的玉石还不及原玉石的十分之一,而剩下的玉石则大部分被扔掉了。“我现在这个技术就是把这些本来很好的边角余料重新利用起来,而且通过复古的染色技术后你丝毫看不出痕迹。”朱万发说,现在岫岩玉石资源越来越少了,因此只有搞精深加工,才能让有限的玉石资源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从今年2月份起,朱万发的复古玉件已经打入了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各大城市,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一位上海客商说,许多外国客人特别喜欢中国的玉石文化,因此这些复古玉件特别受到他们的欢迎。




鞍山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