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唐代大明宫考项目项目获重大发现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5-23


唐大明宫太液池遗址考古项目日前获得重大发现,举世瞩目的唐代皇家园林大明宫昔日的盛景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殿宇遍布,廊榭相连,水域辽阔,气势宏大。

据报道,在现场可以看到,考古队在太液池南岸遗址进行了面积为2800多平方米的发掘,揭示出南岸中段的池岸遗迹,岸坡陡缓不均,岸线弯曲有致。池内岸边有干栏式水上廊道和水上亭榭类建筑遗迹。沿岸边分布着与池岸线走向一致的3—4排柱洞,许多柱洞洞壁尚保留有清晰的红漆或木纹残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家瑶研究员介绍说,这些迹象表明当初水面建有凌空于水上的廊道,沿岸曲折延伸,形成优美的廊桥栈道式凌波建筑景观。池内还发现多个磉墩坑,坑内有础石和若干柱洞。专家初步推断,这些磉墩坑围成的地块可能是池中亭榭类建筑的所在地。

同时,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唐代建筑材料,砖瓦类有莲花瓦当、方形地砖、条砖等;石质构件有方形石础、勾栏等,其中出土的一块青石透雕龙纹栏板保存较完整,龙形凌云走势、身爪灵动,是历年发掘中出土最精美的遗物。另外带有莲花座和蹲狮的方形望柱等也是以往未曾见过的精品。陶瓷三彩残件出土数量也不少,器型有碗、盘、注壶、罐、枕等,其中秘色葵口碗、白瓷注壶、绞胎瓷枕以及带有“盈”字和“官”刻款的白瓷碗等较为精美。

据介绍,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皇家池苑。唐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中最大的一处皇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营建的消暑“夏宫”。太液池遗址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始陆续发掘。自2001年起,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日本奈良一家考古所合作,对唐长安城太液池皇家园林遗址进行发掘考古。

目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正与西安有关文物部门协作,准备实施太液池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方案,以使大唐盛世的皇家园林遗址真实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