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博物馆接到群众报告称位于江苏淮安市市中心的财富广场工地发现古代墓葬,随即派人进行了调查,初步确认是一处六朝家族墓地。淮安市博物馆对此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4座,出土各类文物20多件。
14座墓呈雁阵式排列,墓向在160°—180°之间,墓与墓之间相距50—80厘米,由东向西依次排开,墓葬均为长方形单室券顶砖室墓,由短斜坡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建筑设计合理,布局规范对称,墓道长200—300、墓室长280—340、宽140—240、高120—160、墓顶距地表700厘米左右,墓壁均以“三顺一丁”组砖上砌,2或3组后以3层平砖及楔形砖上砌起券。墓门构筑同样采用双砖“三顺一丁”或“二顺一丁”2—3组叠砌,丁砖采用楔形砖宽窄结合竖砌而成,其上平砖顺砌至顶,顶上再铺楔形砖压券。墓葬一般都有1—3个近方形壁龛,位于墓室左右后壁丁砖上,左右壁龛对称,后壁壁龛位于正中。墓室底部铺斜“人”字形地砖。
M1为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墓,位于墓群最东面,墓室四壁均采用双砖叠砌而成,墓室长340、宽240、高160厘米,墓壁四组三顺一丁后起券,丁砖两头均模印有圆形莲花纹饰,墓室左右两壁砌置有4个对称的壁龛,后壁中部砌有一个壁龛,墓底铺斜“人”字形地砖。
M4M5、M6M7为2对夫妻合葬墓,4座墓葬两两连为一体,墓壁之间有小型券顶甬道相通,在甬道中部有木质痕迹,可能为一扇小门。在M6底部清理出一段腐朽木头,应为棺具。墓葬砌法和其他墓葬无异,只是墓室内的砖为灰黑色,可能是墓室经过烟熏处理过。
这批墓葬在清理中均不见人骨,在M1中发现了铁质棺钉和几块炭化较严重的木块,这些应为棺具残留物。此次发掘共出土青瓷器20多件,器形有四系盘口壶、四系罐、平底小碗以及灰陶四系罐。这些随葬品摆放比较有规律,一般是在墓室前面摆放一壶或一罐加一小碗,墓室后部紧贴墓壁放置一平底碗,一座墓基本出土3件器物,器物釉色较好,保存状况不错。出土几枚钱币,但锈蚀严重,目前无法辨认释读。
在六朝墓群东北50米处,还清理了一座西汉墓,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95°,长260、宽150、深230、墓底距地表800厘米,木质棺具已经炭化,根据痕迹判断棺具长240、宽120厘米,出土灰陶壶2件、灰陶立耳鼎3件、黑陶罐1件,灰陶盒1件、灰陶钫1件。
此次墓群的发现在淮安城区尚属首次,这为研究淮安地区六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胡 兵 孙玉军 王 剑 尹增淮)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