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上)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4-20







1、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考古领队:段宏振

  易县北福地遗址发现于1985年,是河北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2003—2004年度的发掘,发现了3个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北福地一期遗存是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其年代与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公元前6000—5000年),在地域上填补了此2支文化之间的空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房址、灰坑、还发现了祭祀场遗迹,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重要遗物,特别是发现了大量刻陶假面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为研究原始宗教或巫术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北福地遗址正处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北方、山东三大文化区之间的夹缝交界地带,文化地理关键,是研究三系统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重要地域。此外,遗址属于史前村落遗址,是早期新石器文化生存发展于环境人地关系研究的较好个案标本。

                 

  2、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薛新明

  芮城清凉寺墓地属于寺里——坡头遗址(即“坡头遗址”),遗址最早发现于1955、1965年,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墓地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2004年的发掘共清理墓葬262座,墓葬排列有序,南北成行,东西成列,同时也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打破关系。墓内共出土玉璧、玉钺、玉琮等玉石器200余件。

  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的大规模墓地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并发掘。发掘者认为,该墓地的发现和发掘促进了对以前一些认识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清凉寺墓地代表的时代是史前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而墓葬所在的区域是中原的核心地区,也是庙底沟二期文化腹心地区,当时中原地区正在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革,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和理念在这里汇聚。这批以随葬玉石器、特殊葬制为特色的墓地,对诠释这一地区的复兴历程具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及与此相关的学术课题研究也将有所助益,是近年来少见的重要发现。

         

  3、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

  时代:夏商

  发掘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许宏

  200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了宫城城墙以及大型夯土基址、车辙、绿松石器及其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最新的发掘结果表明,其中至少存在2组具有明确中轴线的建筑基址群。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在宫殿区大路发现的车辙痕,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它的发现将我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而属于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大型夯土工程和绿松石器作坊的发现表明,二里头遗址在此期仍属高规格的大型聚落。二里头文化四期正值一般认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关键期,上述发现为夏商文化分界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二里头文化早期贵族墓出土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4、新疆若羌罗布泊小河墓地
  时代:青铜时代

  发掘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伊弟利斯

  发现罕见的具有祭祀功能的泥壳木棺墓、墓地规格最高的木房式墓葬、成排布列的“木尸”墓。

  部分墓葬尸体、服饰、随葬品保存较好,采集30多具古尸标本,出土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

  遗存的时空关系基本廓清。

  小河墓地在上世纪初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进行了调查发掘。从2002年底以来,通过跨4个年度的沙漠考古,共计发掘墓葬167座,出土珍贵文物数以千计。

  墓地的外观为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沙山。在不断的自然风积和构筑墓葬时的人工堆沙过程中,沙山越来越高。墓葬区南北两侧各立一排整齐的木栅墙,客观起到减缓风蚀作用。

  墓地绝大多数墓葬结构一致,一般是先挖沙坑、坑中置胡杨木棺,然后在棺前后栽竖标志死者性别的立木作为墓葬标志物。一墓一棺。还发现少量特殊的泥壳木棺墓及一座木房式墓葬。

  小河墓地上层的100多座墓葬已被破坏,完整保留下来经过科学发掘的墓约是原来整个墓地的一半。墓地上部采集到的高3米左右的木雕人像、数千根的短木楔在发掘墓葬中未见,表明上层被破坏的墓葬和已发掘的墓葬有较大的区别。发掘墓葬分层明确,早晚之间遗迹遗物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现象都表明墓地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上限有可能早于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年代,即公元前二千纪初。

  楼兰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表明,在这一地区存在一支文化面貌独特的考古文化。由于良好的埋藏条件,墓地诸多方面的信息得以较为全面的保存,尤其是极为丰富的与原始宗教有关的遗存,一批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尸、服饰等等,都为国内外史前考古所罕见。它将在更宽的领域对周边其它地区的考古产生影响。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是新疆史前考古的一个重要进展。

               

  5、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

  时代:西周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领队:向桃初

  发现、解剖并确认了西周时期的城墙,揭露2座大型人工黄土台建筑基址,清理出2座可能为宫殿建筑的大型房屋遗迹。在城内外均发现了与城墙同时的壕沟线索,并对壕沟的走向、形成原因、沟内堆积情况及时代等进行了发掘。在城外台地上发现清理了西周时期小型贵族墓葬7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

  西周时期古城址是首次在湖南发现,在整个南方地区也不多见。炭河里西周方国都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湖南地方史、地方青铜文化和早期国家社会的形成等具有重大意义。找到了备受学术界关注的“宁乡铜器群”所属的考古学文化,为湘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地区商周青铜文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