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组图: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古墓的金缕玉衣和弩箭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4-18









  天山汉墓汉武帝之子刘胥的墓。刘胥曾受封广陵,为第一代广陵王。武帝对他一直防范,而武帝死后,他祈祷神灵,对昭帝、昌邑王、宣帝“祝诅”,事败被迫自缢。天山汉墓可能是他的坟冢,原在高邮天山。天山,又名土山,神居山,海拔44米,周长6华里,1979年春,采石工人开山时发现了山中古墓葬,一号墓墓坑深18米,东西宽23米,南北长28米,墓道长60米,墓顶封土5米有余,墓室填土约两万方。棺木南北长16.65米,东西宽14.28米,以珍贵楠木制成,折合木材545.56立方米,以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稳重壮观,构件比例协调


  汉墓博物馆气势磅礴,它建于山顶之上,巍峨雄伟,从多层台阶下仰望,大有帝王陵寝之势。拾级而上,两旁的门阙、主展厅、东西廊房皆为汉式建筑,门庭高敞,廊柱质朴,迭梁穿头,线条简洁、凝重、雄伟、古朴、粗犷。



  主展厅是20多米高的穹顶,地下墓道内是棺廓,墓室庞大,面积达200多平方米。



  立体三椁两棺,南北长13米,东西长11米,椁壁高达4米。椁的底部以10多米长的楠木拼成,最外椁象一道墙,里外两层用整个楠木扣成,中填黄柏木,每块都在0.4米见方,0.9米长左右,黄柏木之间榫铆嵌合,不用铁钉,全部嵌在一个框架之中,与整个墓室融为一体,严丝合缝,尤其是转角处更见匠心。



  该墓共用“题凑”八百多根。由于木头皆向内,“头”者,“题”也;“凑”者,聚也,即头部集中内向为“题凑”,由于黄柏木皆取内芯,故名“黄肠”,这就是“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诸候享用的特殊的墓葬制。这样的汉墓在陕西咸阳,北京大葆台都出现过,但是远不如扬州天山汉墓。可惜材料用错地方,不免使人有劳民伤财、暴殄天物之叹。



  “黄肠题凑”的椁内是一个个装摆随葬品的耳室,一个个相联又相隔,每室皆有门,步入其中,如进迷宫。该墓虽被人大规模的盗掘,但仍出土大批文物,如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木俑、等约有千件之多。其中的全套铜浴器、兵器带钩盾,皆为罕见之物。看来刘胥生前虽未实现夺位之望,但死后仍想享尽阴间荣华。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