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陆俨少的画怎么就那么贵?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4-12


2004年,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以6930万元,在北京创下中国书画拍卖史上的最高价,超过傅抱石之前拍得1980万元的《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拍卖界纷纷称2004年为“陆俨少之年”。

陆俨少的画价为何在这两年间如此飙升?陆俨少的画在2005年是否还会持续走高?今后还是否有升值空间?对陆俨少作品深有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金嘉伦教授,应浙江画院艺术事务所和恒庐美术馆邀请,于今晚在南山路恒庐美术馆为众多的书画爱好者和收藏投资人讲课。在金教授做讲座之前,每日商报记者采访了金教授和书画投资方面的专家、陆俨少弟子、经济学者,共同就陆俨少艺术作品的价格走高和市场走向进行探讨。

前提背景:决定价格的是供求关系

对于陆俨少作品在两年里遭遇“井喷”,浙江大学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的潘主任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艺术品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决定价格的是供求关系。这两年中国书画市场发展得很快,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陆俨少作为一位已故的书画大师,他留世的作品数量是一定的,而需求却在随着人们对他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而不断增加。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使得他的作品在书画市场中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因素:作品的质量

陆俨少的作品是几千年中国绘画的传统与他创作才华互为融合的“结晶”,擅勾云和水。对此,金嘉伦教授说:“陆俨少是既传统又现代的大师。陆先生能把笔墨之功提升到可以抽离物象,纯粹来欣赏线条与墨色本身多彩多姿的变化。”陆俨少的画,写相互补,丰富了山水审美的内涵,有装饰之美。勾线节奏感非常强,徐邦达曾赞之“五百年来第一家”。陆俨少的作品得以如此迅猛地攀升绝非偶然,价格的上升是因为艺术价值被人承认。记者询问,为什么在两年之内突然上涨迅猛,是否还有人为炒作因素在里面?陆俨少弟子沈明铨的回答是:“陆俨少的作品分散各处,没有任何人能够炒作陆俨少。”从事艺术研究多年的资深投资专家、浙江画院的陶小明认为,一个画家在艺术上的造诣是否高超,关键在于他的画作是否有创造性,而陆俨少的确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独特风格。

  附加条件:品牌效应、附加值

产品本身的质量(陆俨少作品的艺术造诣)固然是价格上涨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陆俨少本身的知名度也是另外一个推动因素。对此,潘主任说,这涉及到一个品牌附加值的问题。单纯的艺术品本身和艺术品市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从纯艺术的角度,我们说陆俨少的作品好,只是一个审美价值。而在艺术品市场,除了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还有大师知名度、艺术品市场的运作。随着陆俨少创下拍卖最高价以后,他的知名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任何市场,包括艺术品市场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当一个人被看好,这个人的作品价格就会上涨,形成所谓品牌效应。

特别提醒:今晚恒庐美术馆金嘉伦教授开设讲座。 (记者 董琦)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