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开始整理研究小河墓地出土文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4-06]
经过6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后,位于新疆罗布泊孔雀河下游小河墓地的田野考古终于结束,开始进入对出土的百余件文物进行室内整理、研究工作阶段。
“我们将尽快编写考古发掘报告,尽快公布正式的报告,这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个世界惟一的墓葬形式,对这个涉及新疆史前时代,并将对新疆周边广大区域的史前考古产生深远影响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负责小河墓地考古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说道。
这个传说中有“上千口棺材”的墓地实际有墓葬约330个。考古队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其中的163个,此外发现墓地被盗扰的有将近160个。从发掘的情况看,这里的大部分墓葬还保存着当时下葬时的原生面貌。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介绍,此次他们带回了30多具棺木及干尸,包括婴儿船形棺,从五个墓葬层分别取样准备进行年代的测定,对立柱和棺板也取样进行“树轮”测定,以进一步矫正年代。
数百件出土文物中,许多是新疆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如木雕人面像、骨雕人面像、大型牛角、权杖头、泥外壳木棺、大型木房式墓葬等。小河墓地考古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泥棺”的出土。四具泥外壳的木棺位于墓地的底层,棺盖呈长方形,被厚厚一层泥土包裹,棺盖下方是个木板室,木板室中是草编小篓、木器等葬品。木板室下方是船形棺,均葬女性。小河墓地整体由5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他遗存构成,外观为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类木柱140根。
光明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