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 法兰西之旅——赴法『中国文化年』文物展览汇报展》深受观众欢迎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3-21]
本报讯 为了促进中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向中法建交40周年献礼,在两国元首的共同倡议下,2003年10月—去年7月,“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成功举办,300多个异彩纷呈的演出、展示和展览项目,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为主题,不仅让法国民众充分领略和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多彩中国的风采神韵和现代中国的勃勃生机,谱写了中法两国关系史上的壮丽篇章。
“中国文化年”期间,国家文物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在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辞中关于“加强文明对话,有利于各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学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讲话精神,积极配合我国的外交大局,充分利用对外文物展览的窗口作用,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和文化环境,积极参与“中国文化年”的活动,以“古老的中国”为主题,精心筹划了《中国四川省出土文物展》、《孔子文物展》、《神圣的山峰展》和《康熙时期艺术展》,向法国人民全方位展示了古老中国5000年的风雨历程和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
时值“法国文化年”盛装亮相华夏大地,为了向我国人民再现“中国文化年”文物展览的盛况,向社会大众汇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新成就,充分发挥文博机构在民族精神家园构建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激励国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民族辉煌,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北京举办《国宝法兰西之旅——赴法“中国文化年”文物展览汇报展》。确定汇报展以“成果展示”和“文物精品展示”为主题,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汇报展的承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为协办单位,对汇报展进行筹备。要求汇报展做到:确保文物安全,反映专家水平,展示古老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尽量把展览做大做深,使文物展览既为国际服务,又为国人服务。为了保证汇报展的顺利举办,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局里提前划拨了专项资金,还特拨出100万元为参展文物投保了一切险。董保华副局长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作,对展览的学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并指示说“一个展览就是一次完整的学术研究过程,展览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对博物馆总体水平工作的检验。”
为了保证汇报展的成功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一位副馆长亲自挂帅,抽调馆内在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和制作施工方面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项目组,并组织馆内专家对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进行了研讨。展览项目组兵分两路,开始进行文物展品的筛选和图片展示资料的寻找。最终在数千张图片中挑选出70余幅,构成“成果展示”的主体;在400余件赴法参展文物中精选出89件组文物,构成“文物精品展示”的主体。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担了大量的外联和协调工作;积极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四川省文物局、山东省博物馆等数家参展单位协商沟通,为参展文物的顺利调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对展览内容和图录内容提出了诸多精彩的见解和建议。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汇报展于2月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春节期间,观众踊跃参观汇报展,在开展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参观人数达2万多人次,创国家博物馆春节期间展览参观人数的历史新高。许多观众给展览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话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为祖国骄傲!”、“爱我中华,从珍惜热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开始,文明古国辉煌,今人更需努力!”、“文化的灿烂,思想的洗礼,情感的升华,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吧!”、“祝福我的祖国更强大,更美好,更和平!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等等。年龄最小的留言观众才7岁。此外,留言的还有来自以色列、韩国、法国等国家的观众。可以说,汇报展是国家文物局奉献给国人的春节礼物,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文 宣)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