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打假遭遇鉴定尴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3-18]
珠海"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忽起风波
珠海市博物馆举行的"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天忽起轩然大波,两位大师的后人一起指认,38件展作皆为赝品。昨日下午,晨报记者从展出现场获悉,珠海市博物馆已经停止展出,而另一主办方则向媒体出示相关证据,反驳大师后人的赝品说法,声称展作皆为大师"绝对真品"。目前当事双方都拒绝直接联系见面,无疑又为这一扑朔迷离的争论罩上了一层迷雾。
大师作品展昨日已停止
“展览已经停止了!”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赶到珠海市博物馆,大厅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说,“上午就已经不卖票了。”谈及停办原因,该工作人员轻轻摇头,笑而不答。
面对偌大一个广场,珠海市博物馆显得非常冷清。门口的一个小展板上提示,博物馆还在举行另外一场展览,但参观者寥寥无几。
就在博物馆大门口不远处,一位摆摊卖饮料的摊主说,前两天,“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大门口上面挂了一幅巨大醒目的红色横幅,据说是免费观看,为此他手头上还保留着一张宣传材料。
“结果,我还没来得及去看,展览却停止了。”他的语气里充满惋惜。
“我们已经闭馆了,不再公开展览。”随后,记者与珠海市博物馆尚馆长取得联系,他向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谈及展品的真假性,尚馆长并没有正面回答,声称展品由国之瑰宝艺术网提供,根据双方事先的约定,由国之瑰宝艺术网来保证展品的真实性。
“我们本来不想停止展览,”国之瑰宝艺术网的高先生对记者说,“但合作方珠海市博物馆接到有关通知,必须停止展览。”谈及停展,高先生一脸无奈。他说,38件展品都是收藏家提供的,这些收藏家既有国内的也有海外的,都能保证展品的真实性。
关、黎后人:“38件展品都是赝品”
“所有展品都是赝品!”昨晚7时许,关山月的女儿关怡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在现场一眼就看了出来,因为我自己以前就是父亲作画时的助手。”
据悉,此次“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主办方总共展出了38幅作品,其中关山月的只有4幅,大部分都是黎雄才的作品,数量达到34幅。根据关怡、黎捷的指认,这些所谓的38幅大师展品,无一是大师真品。
“开始,我就怀疑这个展览作品的真实性。”关怡女士很生气,说话时情绪有些激动。她透露,就在前几天,父亲的一位医生朋友告诉她,珠海正在搞一次“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当地报纸都进行了报道,但看后总感觉里面的画“有问题”。
“那是一幅红梅,”关怡说,“父亲一生画了很多红梅,但这个肯定不是。”身为父亲作画的助手,关怡一眼认定那幅红梅是假的。“那些画的布局、用料都有问题,”她生气地说,“根本不是父亲的风格。”
她透露,第一次她赶到展览现场,看后就认定展出的父亲的画肯定都是假的,但她没有声张,也没有和主办方联系交涉,而是直接回到广州,向广东省文联进行汇报。随后,她和黎捷一起,再次赶赴珠海。
“我们坚信,所有展品都是假的。”关怡语气十分肯定。她说,此次珠海展出的父亲的画作,有一小部分是偷袭临摹原画,而其他部分都是拼凑而成。
“我的个人意见是,34幅展品都是赝品。”谈及此次展览,黎雄才的儿子黎捷坦言,“作画风格都不像。”黎捷说自己虽没有从事书画行业,但认识父亲的作品。
关怡说,在展出的父亲4幅作品中,有3幅山水画,其中一幅名叫《石上泉声带雨秋》,而这幅画已经捐给广州艺术博物院下辖的关山月艺术馆,她就是该馆的名誉馆长。“如果这幅画送来珠海展出了,我能不知道?”关怡反问。
“更为可笑的是,3幅山水画居然用水粉画成,”关怡透露,“父亲画画绝不会用水粉。”她说,作为父亲作画的助手,用纸、原料等都由她来选定安排,根本没有用过水粉。
主办方出示图片、画册作为证据
“对于这件事,我先不想多说,这些都是‘铁证’。”昨日下午,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国之瑰宝网工作人员高先生指着桌子上的照片和画册对到访的记者们说。此外,作为“证人”,一名林姓中年男子也出现在现场,力图证明自己提供的藏品为大师真迹。
记者在现场看到,四五张彩色照片放在桌子上,同时旁边还有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黎雄才作品集粹》,照片上除了黎雄才外,都有一个被遮去眼睛的陌生人,拿着一幅画与黎雄才合影。
“这些都是收藏家,他们提供了本次展览的展品。”高先生说,“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所以要将眼睛遮住。”但令人奇怪的是,作为“证人”到场的林先生,以不便透露为由,拒绝向记者介绍自己得画的经历,却一再声称这些画都是真品。
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博物馆终于答应,记者可以进入展厅观看展品。记者发现,在底楼的一间展厅里,所有画作均被放置在玻璃橱窗之中,以署名黎雄才的作品居多,作品内容以山水画为主,每幅作品旁边附有一个解说牌,注明该作品被收入某著名出版社发行的关、黎画册之中。据高先生说,关山月的作品在二楼另外一个展厅里,由于时间太晚不便观看。
在观看过程中,主办方工作人员拿着照片,和展品进行现场比较。在一幅名为《空谷幽香》的画前,记者发现照片上画的大致轮廓与展品相符,但由于照片大小有限,无法看清更多的东西。
“这些收藏家都有自己的渠道,当然也包括收购,”高先生说,“出于生计考虑,黎雄才大师就向收藏家出售过自己的作品。”他坦承,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据,并翻开《黎雄才作品集粹》进行对比,声称照片上的画就是大师真迹。“当然,我还有其他证据,但现在还不到公布的时候。”高先生说。
对此,黎捷认为,父亲确实与很多人有过合影留念,但这不能说明画的真假,“而且很多照片也有电脑合成的呀。”
展品被要求封存
“当天下午我们已经书面发函,要求主办方封存展品。”昨晚8时许,广东省文艺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工作人员夏涛向记者证实,“我们接受关怡、黎捷的委托,协助调查处理此事。”据悉,广东省文艺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属于广东省文联管辖,刚成立没多长时间,专门协助文艺家的维权。
“之所以直接找到省文联,是想让大家看到真品,”关怡说,“内行一眼就能辨认赝品,但普通老百姓还以为是大师的真品,这样会有损大师的形象。”不过,关怡承认,除了公开免费展览,目前她没有发现主办方有其他商业行为。
据夏涛透露,两位画家的后人直接向他们反映,指认珠海市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作品是赝品,并且委托授权处理此事,他们按照委托人的要求,书面发函要求珠海博物馆封存38件展品。
夏涛说,估计珠海市博物馆将在今天上午收到函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他们将追查展作来源,如果真的全部都是赝品,他们将起诉相关人员,并有可能索赔。”夏涛透露。
书画打假鉴定难
据南方日报报道,尽管关、黎两位大师的后人坚持己见,认定展品为赝品,但在目前画家本人已经过世,又缺乏一个假画权威鉴定机构的前提下,画家后人的意见究竟在法律上具有多大的证据效力?一些艺术界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一位知识产权资深研究专家提供了两条比较可行的方法:一是找到画作仿冒的真迹,与赝品“对质”;二是邀请一批岭南画派研究专家向法院提供一份专业鉴定意见作为审判参考。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方珏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