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首都博物馆将完成搬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3-07

 
孔庙国子监开工大修,修缮工程耗资800万元 施工期间正常开放。这里的几处古建都搭上了脚手架,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

  据了解,孔庙大成殿里面的彩画将得到修补处理,但金砖(古时对宫殿内地砖的称谓)不会更换。北京市文物局将为孔庙大修投入大约800万元人民币,其中彩画部分大约为200万元人民币。此次大修将持续一年。修缮期间仍照常对外开放。

  现状

  两处古建年久失修,部分殿堂屋顶漏雨。

  据了解,孔庙和国子监上一次大修均在50多年前。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孔庙的重要殿堂都进行了修缮,但修缮内容主要局限在梁架抢险方面,遗留问题很多,许多建筑至今无法向游客开放。国子监建筑群目前也同样存在着屋顶漏雨、大木构件糟朽、油饰彩画残损等问题。另外,国子监的部分建筑及围墙已经残缺,而后加的一些建筑物与其原有的历史风貌也不协调。

  规划

 首都博物馆要搬家,十四个碑亭全开放。

  据透露,待首都博物馆搬家、孔庙修缮完工后,孔庙内的14个碑亭将首次全面对外开放,目前仅陆续开放了4个。国子监内与古建风貌不协调的新建筑将全部被拆除,院内的绿化面积也将缩减,因为专家认为寺庙园林化是古建的一个败笔。

  孔庙

  北京孔庙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曾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故又称先师庙。孔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内先师门两侧,是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共198块,刻有51624名进士姓名、籍贯和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资料。

  国子监

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毗邻雍和宫,是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国子监以“辟雍”为中心,三进院落,中轴两侧的建筑对称整齐,是清代皇帝的讲学之处。国子监的教学科目是礼、乐、律、射、御、书、数等。

 当时谋求仕途发达的文人学士们最大荣耀莫过于毕业于国子监,殿试时考取进士金榜题名并刻名于孔庙碑亭。

法制晚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