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吉林16万册民国文献受损严重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3-05


由于纸张酸度大、保存条件差等各方面原因,吉林省图书馆内收藏的16万册民国时期文献已经有9成以上受损,亟须保护与修补。

吉林省图书馆现有民国时期的文献图书12万册、期刊4万册、报纸253种,其藏量在全国省级图书馆中都占有优势。该馆副馆长赵淑琴介绍说,民国时期正处于中国造纸行业从手工到机器制造的过渡时期,由于造纸工艺差,纸张酸度很大,不利于保存。同时,由于吉林省图书馆保存方式原始,没有温度、湿度监控设备,导致文献破损严重。

据悉,吉林省图书馆1958年建成,现有的结构已无法满足图书和文献的保存要求。“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文献一旦破损将无法补救。”赵淑琴介绍说,这些文献的保护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文献的修补,另一个是添加保护设施,但仅由图书馆来完成这些工作,存在财力不足的难题。

目前,吉林省图书馆已联系了全国文献缩微中心,准备对馆内的民国时期文献进行缩微保存,但赵淑琴说:“民国时期文献的原件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不希望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只存在于微缩的软件中,希望这些文献的原件能够真正保留下来。”

 东方早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