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遗址:出土了迄今发现最大的西周石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2-28]
记者10日从周公庙考古队获悉,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正在抢救性发掘的两座大型墓葬之一的18号大墓,出土了中国考古史上迄今发现的西周时期最大的石磬,这一发现对研究墓主身份等级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位于周公庙遗址西周最高等级墓葬群中部的18号大墓为4条墓道,其中宽4.5米的南墓道为主墓道,其它方向墓道均宽约0.9米;南北墓道分别长约17.6米,东墓道长12.4米,西墓道长7.5米;墓室为近正方形,长、宽各7米,深约9米。经过50多天的发掘,考古队在18号大墓已挖掘清理土方400多立方米,其中墓室部分已清理到距墓口4米多深的地方。
考古人员在18号大墓已确认发现5个盗洞,另有两三处可疑迹象有待进一步确认是否盗洞。在该墓葬西南部的一个盗洞里,发现了两个已残缺的石磬,其中一个石磬残长60厘米、厚约3厘米。专家认为,这个石磬应当是一组编磬中的一件,如果复原全长可达1米左右,是迄今所发现的西周时期最大的石磬。作为乐器的石磬与青铜礼器一样,是体现墓主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考古专家对记者说,18号大墓出土的石磬与该大墓规模相匹配,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今年2月份开始的周公庙遗址考古调查工作中,钻探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最高等级的大型墓葬群,在22座墓葬中具4条墓道的高等级墓葬达10座。考古专家介绍,以往发现的诸侯国君级墓葬只有一两条墓道,周公庙四墓道与三墓道的墓葬属于首次发现。北京大学教授邹衡等专家将这一大型墓葬群的发现与20世纪初发现殷墟遗址相提并论,称其为“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周公庙考古队从10月17日起对编号为18号和32号的两座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队在位于墓葬群中下部具有南北2条墓道的32号墓,也已挖掘清理土方400多立方米,已挖掘清理到距墓口约6米处的二层台部位,发现了席痕,按考古工作经验,再往下就是墓葬的棺椁部位。从发掘清理情况看,32号大墓被盗非常严重,已确认发现盗洞6个。在32号大墓浅层土中,发现了数十片原始瓷器残片。据考古人员介绍,由于32号大墓在一冲沟内,这些原始瓷器残片是不是该大墓中的东西,尚不能确认。
(记者边江陈钢)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