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300多老北京物件进了民俗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2-22


货郎担子、全聚德店匾、张一元茶叶盒、宝善堂抓药号牌等,登堂入室成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品,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据负责人介绍,这次文物展只是“老北京商业民俗抢救工程”的初步成果,300多件展品再现了老北京的商业变迁和市井风俗。

  一年来,民俗博物馆向社会公开征集了300多件反映老北京商业变迁的老物件,包括北京老店铺、老字号的招幌、账本、房屋地契等文书,三百六十行各行业的行规、剃头挑子等有代表性的用具,用于叫卖的各种响器等。其中,有一些老物件反映了当时的商业道德观,如同仁堂账簿用小楷毛笔字记录账目,每一笔数字都盖有印章,表明不可涂改;德寿堂生产的牛黄解毒丸的包装上,印有“保证质量、谨防假冒”字样。

  2008年前,民俗博物馆将继续搜集反映老北京商业习俗、市井风情的老物件,老北京的行业习俗、北京的老字号、北京的庙会、北京郊区村落商业民俗、北京都市街区商业民俗等几个子课题都将陆续展开。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