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西湖路光明广场开门迎客,市民可免费观赏到位于该商场内的西汉水闸遗址。据介绍,西汉水闸遗址是目前我国城市考古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木结构水闸遗址,是南越国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遗址目前正在和南越王墓及南越国宫署遗址“捆绑”,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西汉水闸遗址的维护工程目前还在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力争今年5月1日全面开放该遗址。
西汉水闸见证广州变迁
据介绍,西汉水关遗址是在光明广场建设过程中“现身”的。2000年4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只往地下挖了5米,就发现了一个排列有序、呈“八”字形的木结构遗址。考古权威人士初步断定,这是一个汉代“水关”(水闸)基础。据记载,汉代珠江宽约2000米。水闸的发现,表明此地临近两千多年前古珠江的北岸线,为广州古城区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
遗址木头“打点滴”防腐
西汉水关遗址位于商场的负一层,但由于维护工作还未完成,负一层暂不开放。首层楼面设置了玻璃地板,不少市民都好奇地俯看着遗址。目前,水闸遗址的木头正在“打点滴”进行防腐维护。据介绍,由于水关遗址的木头已历经了2000多年沧桑,所以对保存环境的要求很高,遗址将用900平方米、厚约200毫米的巨型玻璃罩保存,届时游客可以到负一层,甚至走到顶部仔细观赏。建成以后,该遗址将成为一个可以免费参观的“商场内公共开放式文物”。
越秀区副区长蓝小环表示,西汉水闸遗址是广州发祥地经典文化游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休闲购物,还可以免费欣赏广州2000多年前的南越文化。围绕西汉水闸的保护与建设,越秀区政府正在酝酿在光明广场或者附近,设立一个珠江古岸线标志。
来自:广州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