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第二代,当好领路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1-10]
西湖边的恒庐美术馆,昨天迎来了新年首个学术研讨会,主题颇具玩味:“五音相和,和而不同。”与会者包括了二十余位省内外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和学者。
“五音”是指“恒庐五友”,也是此次研讨会的发起人:擅长花鸟画也工旧体诗的卢坤峰,擅长山水画的童中焘,专攻古诗文的吴战垒,卓越于人物画的吴山明,喜好书法篆刻的金鉴才。举办这样的活动,是旨在借五老之社会影响,呈传统艺术之魅力,以及承担传统艺术之当代建设的责任。
两位远到之客———来自贵州的美术史研究专家姜澄清和来自上海的美术评论家、鉴赏家徐建融对此类学术研讨和围炉谈艺兴趣颇浓。徐建融将“五友”看做潘天寿等人之后的浙江诗词书画界“第二代掌门人”。“由于种种原因,第二代的成就不可能超越第一代。但他们起码应该把老一辈的东西延续下来,让第三代来发扬光大。”徐建融认为,有的人将当代文化的某种缺失归罪于“反传统”。事实上,“不懂传统偏来传播传统的”比“反传统”的危害更大,以为“涂鸦一气就是前卫”,以为“胡吟几句就是现代”的更是大有人在。“要改变这种现状,发挥像‘五友’这样第二代艺术家的领路作用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徐建融也十分看好“浙派第三代”的发展:“新浙派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传统底蕴,三代画家各有特色,而其中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尤其值得关注,市场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来源:杭州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