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2-23]
第九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自12月16日开幕以来,锦汉展览中心内天天人头涌涌,前来参观选购的观众络绎不绝,短短5天的时间,共接待观众近40000人次,实现交易额1200多万元,签订各类协议或意向50多项。本届艺博会参展艺术品近10000件,350个标准展位,展馆面积8000平方米。通过主办、承办方和参展商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各方面都满意的目的,从组委会派发的征求意见表和广大参展商、观众反映的情况表明,本届艺博会是办得最好的一届。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艺术水平最高。组委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艺博会的定位,高标准要求,全面提升展品艺术档次,对参展单位和作品严加甄选。在开幕之前仍进行全面的现场检查,从内容上严格把关,坚决清理不符合要求的展品。以前充斥艺博会底层展厅的动漫、图书展台已不见踪影,面向大众消费的家居装饰品的数量也大大萎缩,仅占据展厅的边角位置,作为艺博会的有效补充,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画廊为主的中西方艺术届的名家名作,以及艺术家和机构组成的风格各异、主题突出的专题绘画、雕塑展区,使艺博会展品的总体艺术水平普遍提高,达到了国内、国际一流水平。本届艺博会的布展水平也明显提高,组委会在展台设计上作出了相应要求,使整个会展现场整齐规范,装潢精美,充满艺术感。
二、国际性最强。本届艺博会前期有效的宣传推介,加上广州艺术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家参展商前来参展。
——阿曼力作最抢眼球。法国当代积集艺术大师阿曼的雕塑《音乐的力量》和“解构”意味强烈的雕塑《掷铁饼者》被安排在了展览最显著的位置,其中大型雕塑《音乐的力量》放于门外,供观众免费参观。这是一尊高3米、重近千公斤、由20多把提琴切割堆垒而成的庞然大物,令观者不由得为之屏息凝气。阿曼是少数仍在世就被写入西洋艺术史的艺术家之一,其人其作在羊城引起了一股艺术旋风,吸引了不少企业家、机团单位前来参观、询价。这些作品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颠覆性的创作手法抢得了最多的眼球。
——食在广州与卡拉的晚宴趣味相投。今年适逢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诞辰100周年,本届广州艺博会上的达利百年作品展览展出了达利的雕塑、版画等作品。其中尤为难得的是他的一套具有代表性的版画《卡拉的晚宴》。据了解,达利6岁时就梦想成为一名厨师,但直到68岁也没有当成,不过他终于以《卡拉的晚宴》12张以菜肴为主题的系列画片达成了童年的愿望。对以美食而响誉全球的广州来说,这些作品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
——澳洲首次参加艺博会。从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获悉,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办以来,今年澳洲首次组团参加这一艺术盛事。13位来自澳洲的艺术家携带包括油画、水彩画、版画、摄影、中国水墨画等多个门类的作品参展,其中有4位是华裔画家,他们以 “澳洲透视”为主题,向广州市民展示了澳洲的人文风情。
——“艺术韩流”相当强劲。韩国艺术家的画作既有中国文化的影子,又体现了世界潮流,在中国艺术市场已经有“艺术韩流”的说法,今年广州艺博会的国外兵团以韩国艺术家为最多,共有17位韩国艺术家参加,立志用三年时间逐步融入中国艺术市场。
三、销售额最大。“让艺术品由奢侈品变成生活必需品”,成为本届艺博会的重要目的。为了拉动艺术品消费,组委会除了牵线搭桥,有计划地组织了一批目标观众(包括市文博单位、收藏家协会、国有民营各类企业代表等)进场选购之外,还专门从文物征集经费中拨出50万元资金,带头在艺博会采购展品,艺博会将成为今后广州市艺术博物院等美术场馆收购藏品的主要来源。通过组委会的努力,艺博会在冬日的羊城刮起了一阵暖意袭人的“艺术热潮”,开幕第一天入场就达6000多人次,在现场销售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艺博会的成交额达到1200万元,是历届之最。来自杭州的画家杨斌和杨祺带过来的作品在开幕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在开幕的第三天,艺博会现场再次传出令人兴奋的消息,国画大师吴冠中的部分作品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买家以160万元购买。本届参展商对交易情况普遍表示满意,对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充满信心。
在会展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博览会是其中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既不是那种专业性很强、面向行业内部、类似订货会性质的会展,也与万人争睹香车美女的汽车会展不同。艺博会具有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既要面向广大公众,又要面向市场,担负着培育市场、普及艺术、行业沟通、引导创作、促进收藏与研究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艺博会是联系艺术创作和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桥梁与纽带。政府举办艺博会,为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文化艺术产业可以有各种形式来发展,例如画廊、拍卖行等都是推进美术界市场的渠道之一。艺博会应该是第三种形式,它形成了一个集中的市场,既为画廊提供了展示、销售的市场平台,也为拍买行业提供了作品资源,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宣传推介的机会,为公众提供了鉴赏学习艺术、直接购买喜爱的艺术品的机会,甚至为一个地区的公众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艺术资源。比如阿曼雕塑作品的《飞跃的马》和《弦乐律动》,曾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上分别以500万和300万的高价被购藏并陈设在上海的波特曼广场和上海大剧院,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阿曼作品也参加过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落户羊城。这次《音乐的力量》一亮相就成为了整个博览会的焦点话题,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吸引了大量买家前来询价洽谈。在广州,已经看到一种艺术品的消费观念在形成。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文化艺术成为重要的参照系;在投资活动中,艺术品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人们看到了它不仅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后可以带来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享受,具有股票、期货以及其它商品所不可比拟的价值。
其次,艺博会是引导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是互相作用的,艺术创作的水平决定了艺术市场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艺术市场又反作用于艺术的创作生产,培育新的艺术流派甚至门类,引导和促进艺术的发展。每一届的艺博会上,都会看到令人眼前一亮、风格独特的作品。比如尽管广东的油画市场不如国画市场活跃,每年一届的艺博会都会动员油画界的精英来参展。如本届艺博会上,广东油画界组织的十多位广东油画名家联袂组成广东油画名家邀请展,拿出了他们最有分量的作品来向广大观众展示广东油画的力量。艺博会秉承其一贯积极推广、挖掘画坛新秀的理念,组织了内容丰富,份量十足的“传承与融合——中青年画家提名展”、“中国油画新新力量”、“形真境远”、“宋庄——北京画家村艺术家推荐艺术家联展”、“理想合—广东青年艺术家联展”等多个中青年艺术家的水墨、油画、雕塑专题。其中风格非常鲜明的“新学院主义”美术作品,代表了年轻美术家的审美追求。各类艺术作品艺博会上都会得到市场的考验,从事艺术的人士通过参观艺博会将获得大量的灵感和活力,从而使艺术的创作与艺术市场形成互动的关系,共同促进艺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艺博会是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纵观世界各国的重要城市,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成与发展,仅有经济的繁荣是不够的,仅有经济方面的交易会、博览会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艺博会这样的国际性艺术盛会。艺博会是一个文化品牌和艺术市场平台,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链条,带来社会效益方面的收益更是不可估价。广州已经认识并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形象和品牌的打造,广州艺博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应该说艺博会的诞生和发展是与政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本届艺博会市政府增加了投入,在宣传推介上力度大大增强,决心重振这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博览会招牌,全力打造城市新名片。正如广州市副市长李卓彬说的: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由于时间的原因,本届艺博会也还存在着一些准备上的不足。在今后的举办过程中,组委会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提高主办水平,把艺博会逐步办成连接艺术创作生产和市场销售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推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在目前艺术市场还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广州将坚持不懈地办好艺博会,坚守这一品牌,逐步做强做大。
一是加大政府主导和支持的力度。今年市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使本届艺博会在质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极大推动了艺术市场的发展。在经过了9年的时间之后,政府还这样一如既往的支持,这体现了我们政府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也说明我们广州有这个实力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在今后的艺博会举办过程中,广州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和支持的力度,为艺博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资金、宣传等方面的条件和环境。
二是扩大艺博会的规模。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在规模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充分发挥广州会展业发达的优势,相对固定举办时间和地点,及早策划,加强招商工作,取得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各地美术家协会的支持,邀请有水准、有实力的名家名作参展;通过委托策展人、招商代理等方式扩大招商力度和范围,吸引更多的艺术家、经营者参与到艺博会中来,进一步扩大会展规模。
三是不断增强国际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主动嫁接国际品牌会展,引入国外高水平的艺术品。继续取得各国驻穗领事馆的支持,通过他们发动各国画廊、艺术中介参加艺博会。
四是积极探索市场运作。在接待服务、布展工作、宣传策划、广告招商、媒体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场运作的途径,用好、用活艺博会的各项资源。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把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业务交由专业中介公司操办。在运作过程中,增强成本核算,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整个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取得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努力实现投资多元化,鼓励和吸引民营资金支持艺博会,特别是要加大艺博会的招商(赞助支持)力度,逐步把艺博会做强、做大。
五是加强艺博会的横向合作与交流。与上海、北京三地艺博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成为艺博会的三个龙头,带动中国艺术会展业的全面发展。
六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办好艺博会,人才是关键。在举办过程中,组委会将加强艺博会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精通业务、动手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会展工作队伍。通过常设的机构、稳定的人员,确保艺博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广州艺博会从低潮中再度崛起,为办好明年艺博会10周年庆典做好坚实的铺垫,我们期待明年的艺博会会更好!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