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日本人复制中国名画赚大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2-18

  
日本著名书画复制机构二玄社在广州艺博院举办的中国名画复制展销活动一事,引起业内议论纷纷。

  复制中国先人作品精美

  二玄社这次在艺博院举办的画展规模宏大,展品众多,不少是中国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名作,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怀素的狂草长卷代表作。现场也销售复制品,原尺原色的一幅,动辄几千。

  随便采访一个画家,都对二玄社耳熟能详。“中国画院系教材都热衷用二玄社复制的中国书画作品。”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王大鹏说。暨南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心主任陈初生当年就花3000多元买了幅《前后赤壁赋》,回家打开把玩再三,觉得和真正的国宝极品果无二致,激动不已。

  据悉,二玄社在全国各地举办展销活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到底赚了中国人多少钱,很难计算。

  日本人技术高赚大钱

  陈初生说,二玄社的复制品技术含量很高,如国内一般的打印只分4色,而二玄社的专有设备是11色。王大鹏说,一本《敦煌壁画全集》,国内几十年都出不了,最后还是日本人出版了。陈初生说,外国人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来赚中国人的钱,这样的事太多了。日本墨汁、宣纸热销中国,德国陶瓷技术风行一时,日本把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弄成游戏三国志……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讲,这都是值得深思的。

  面对复制品国人感情复杂

  周国城说,外国人复制中国人的作品赚大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还要感谢人家。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一般老百姓通过复制品轻易接触到这些国宝,对于认识传统文化很有好处。

  但是,也有人提出要抵制这种复制品。对此,记者询问二玄社负责人,他说:他们复制的东西都是经过收藏方同意的,不存在相关法律问题。广州画院副院长方土说,二玄社的展览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清自己,虽然这种“重新认识”需要付出代价。



(浙江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