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广东梅州发掘千年古墓颖川钟氏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2-15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文物工作者近日在梅州市郊发掘一座千年古墓“颖川钟氏墓”。有关专家今天透露,经初步鉴定,距今有千年历史的该墓为梅县地区首次发现的双层砖式墓葬,出土文物中一些铭文砖为梅州首见。

  专家们普遍认为,该墓的发掘,对研究客家地区葬俗和客家民系的迁徒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梅江区东郊月梅竹林村一建筑工地,施工队员本月中在开挖土方时,挖到了埋藏于地下四米多深的墓基券顶,不经意中发现了这座珍贵古墓。

  此次发掘工作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梅县博物馆、梅江区文化局的文物工作者共同参与,于十二月十日至十二月十二日展开发掘工作,期间清理出土文物瓷器一批,器形有杯、盖罐、单耳罐、双耳罐、敞口壶、纺纶及铁剪、铁钉等。

  墓中有少数铭文砖分别有“颖川钟氏墓”和“吉”字凸字,这些在梅州尚属首次发现。在发现的大量墓砖中分别布有叶脉纹、钩方格纹、方格菱纹及其他三角几何组合等多达七种图案,少数布有缠枝,相当少见。

  现场考古人员经勘查认为,该墓仅有自然受损部分,没有受到盗墓者侵袭的现象。于历经千多年岁月,尸骸及棺木等已无遗留,墓顶已坍塌,陪葬品部分已残破。

  据初步勘测,该墓为砖室墓,墓长五点三七米,墓宽一点五四米,残高零点六五米,结构为长方形。墓分前后两室,前室有“天井”、下水道,后室有“窗口”。

  此外,墓底平铺两层砖,上层为编蓆纹排列,下层为人字纹排列。在近年梅州地区被发掘的这一时期的墓葬中较为少见。这些砖平均长约三十公分左右,质量非常好,砖的相砌之间没有灰相黏接,有可能仅凭花纹契合连接。有关人士认为,从此可以折射出当时民间的建筑技艺已比较发达。由于随葬品中包含纺纶及剪刀等女性用品,有关专家认为该墓的主人可能为女性。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黄道钦称,该墓的发掘说明,在一千多年前梅州的古文化比较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广东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