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周公庙遗址发现棺椁和石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2-10



  日前,周公庙遗址传来考古发掘最新进展消息: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两座周大墓中,32号大墓很快将挖到底,另外18号大墓发掘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收获,并出土了一些重要文物。

  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三处

  周公庙遗址发掘工作的核心目前是大墓群中的32号大墓和18号大墓。这两座大墓都是具有四条墓道的高等级墓葬,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对四条墓道的周代墓葬进行发掘。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对大墓群西侧山梁上的个别中小型周墓和大墓群附近的一处铸铜作坊遗址进行了小范围发掘。考古队一位人士表示,此前个别媒体将两座大墓以外的一些发现“张冠李戴”为大墓中的发现,这是不正确的。

  此前媒体上有关周公庙遗址考古进展的消息主要集中在“外围”,最核心的两座大墓的发掘工作并未有实质性的报道,这也是有关部门对媒体“封锁”较严使然。

  盗墓贼已打进32号墓室

  周公庙考古队负责人在正式发掘开始时曾公开表示,两座大墓的发掘工作将在春节前后结束。但据可靠消息,32号大墓的发掘目前已近尾声,发掘正接近墓底,且已看到了棺椁。考古工作者很快将对棺椁进行清理。据称,如果清理顺利,32号大墓两周左右就可发掘完毕。

  32号大墓的墓主有望很快被揭开神秘面纱,他到底是什么身份,或许也会有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对周大墓群的性质判定,也将从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线索。当然,这些都有待于墓中出土文物的证实,特别是青铜器上面的铭文。

  由于32号大墓在发掘前已被证实遭到严重盗掘,从目前情况看,盗墓人已经打进了墓室。椁上面覆盖的席子已经看到,但破坏严重,仅剩下一些“边角料”了;椁为木制,但可能已经被挖得一塌糊涂了。目前该墓葬出土的东西并不多,有一些铜器和原始瓷器。

  在32号大墓的一个盗洞里,考古工作者竟然发现了一个2002年出品的矿泉水瓶子。很显然,32号大墓在近两年中再次被盗过。为避免“广告”嫌疑,有关人士没有透露这家矿泉水的品牌,尽管它非常知名。

  据了解,32号大墓虽然已出现严重被盗的迹象,但限于发掘还没有结束,棺椁还没有完全清理,至于还会出什么“宝贝”,目前还不好说。

  18号大墓墓主非王即侯

  好在18号大墓的发掘让考古工作者有了稍许安慰。据了解,该墓葬目前已向下发掘了3米多,并很快有了重要发现:两块磨制很光的石磬。它们厚2厘米左右,均有残缺。

  石磬是用特殊石头磨制成的乐器,可以演奏出具有金属质感的音乐,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演奏乐器之一,与编钟齐名。据悉,如果将这两块石磬复原,长均在1米左右。“这么大的石磬,就能说明很多问题。”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考古经验告诉我们,磬只有在诸侯一级或者不低于诸侯的墓葬里才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18号墓主的身份,至少是诸侯,或者是比诸侯更重要的,那就是王了。”

  石磬往往和编钟配套,据此相关人士推测,这座墓内一定有编钟,但编钟“生死未卜”,因为18号大墓也发现了盗洞。截至目前,18号大墓至少已经发现了3个以上的盗洞。而此前,考古工作者曾对18号大墓寄予厚望,因为在发掘伊始,并未发现有被盗的痕迹。

  经证实,两块石磬是在一个盗洞里发现的。它的出土让考古工作者既欢喜也遗憾,尽管它的出土为大墓性质的判定提供了重要证据,但谁让它“出在了不该出的位置上”,在盗洞里被发现,这又意味着什么?

  但从目前的迹象看,18号大墓显然还未被“洗劫一空”,因为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玉器。

  据了解,整个18号大墓的发掘有望在春节前后结束,但如果发现有陪葬的车马,发掘工作可能会延长时间,因为发掘难度增加了很多。

  一中小型墓葬出土两青铜簋

  除了两座大墓的发掘之外,在其他一些发掘工地也有重要收获。在一座中小型的墓葬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件青铜器,但都不完整。一个是有身无盖,一个是有盖无身。两个青铜器上都刻有铭文,一个是11字,一个12字。铭文内容告诉我们,两件器物均为簋。

  簋在周代不仅是食用器具,而且是重要的礼器,一般都与鼎搭配使用。在西周时期,使用铜簋有着森严的等级规定,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以显示身份地位的高低。所以簋的出现,必然标志着墓地的等级非同一般。

  据了解,两件簋上的铭文都是一些“永宝用”(大意为世世代代要好好珍藏)之类的套话,很多青铜器上都有这样的字眼。

  专家介绍,最重要的是在铭文中出现了两个人名,但到底是谁,目前有关方面还不便透露。由于两个铜器都出自同一个墓葬,且两个名字并不相同,所以目前还无法确认墓葬的主人到底是哪一个。

  正在发掘的墓葬年代确定

  从今年10月17日周公庙遗址正式发掘开始到现在,考古工作者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基本确定了目前已发掘墓葬的年代问题。

  尽管发掘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已有的线索已足以断定它们的年代为西周。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此前考古工作者在谈及这些墓葬时,始终是说“周代墓葬”,但现在完全可以断定,它们为西周时期的墓葬,甚至还可以区分哪座是西周中期的墓葬,哪座是西周早期的墓葬。

  近期发掘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确定墓地的性质,墓主到底是谁。这必然首先牵涉到墓葬的年代确定问题,这是第一位的。很简单,如果是晚期的话,就不可能是文王或武王的墓葬。因此,这些正发掘墓葬年代的认定,对判断整个周公庙遗址的性质和年代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遗址保护方案已着手制定

  为了在雨雪季节能够继续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已经给18号大墓搭上了坚固的大棚,以便“室内工作”。32号大墓由于发掘工作即将结束,所以没有考虑搭棚发掘。

  据了解,周公庙考古队近期的工作目标将围绕着遗址规模、年代和布局问题展开,在明年年底以前,他们还将拿出周公庙遗址的保护方案。

  据悉,国家文物局对周公庙的发掘非常重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近日再次来陕,专门听取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汇报。(华商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