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百色发现一大型清代古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12-08

日前,右江民族博物馆初步确认一大型清代古匾的具体年代为雍正五年(1727年)。此块大型清代匾的发现,为百色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右江镇”、“右江镇总兵”等史实提供了物证,是一件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

  该匾为右江民族博物馆于2004年4月13日征集到的一件文物,现珍藏在右江民族博物馆。古匾为木制横匾,长324厘米,宽65厘米,厚5.5厘米,重约100公斤。匾上刻有“威镇古今”四个大字,每字的字宽依次为56.5厘米、62厘米、59厘米、72厘米。这四个大字为手写行楷书体,字迹苍劲有力,大有“威镇古今”之气势。匾的左边竖写有一行小字,即“右江总兵官记名提督世袭云骑尉达春巴图”,尾字残缺,据考证,尾字为“鲁”字的上部分,又因“巴图鲁”是清朝作为奖励赐封的一种名号,故尾字应为“鲁”字。匾的右边,刻有“伍年冬月”四个字。匾的右上角的近四分之二处落款字体为篆书。落款的另一部分在遗失的边板上。

  匾上所题的“右江镇”是清代军制——广西绿营兵的建制之一。广西绿营兵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是用绿色军旗之汉兵经制兵。光绪十二年(1886年)以前,广西绿营兵全省只有2镇,即右江镇和左江镇。绿营兵“主要负责镇守、保卫(看守官署、仓库、监狱、城门等)、差役(解押粮饷、护河等)及边防等任务”(《广西百科全书》)。可见,右江镇在那个时期在广西的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匾上所题的“总兵”、“提督”、“云骑尉”,清代均为官职,“达春巴图鲁”是清朝赐给有战功的勇士的名号,“世袭”在《广西通志》军事志也提及绿营兵基本上是世袭兵制,该匾引证了这一史实。(新华社)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